【N校園】106傳技展》深入社會角落 新聞系描繪「邊緣人」真實面貌

【記者/蘇柏瑄  照片提供/新聞一甲、新聞一乙、新聞一丙】

106學年度傳播技能展將於6月2日上午9時在世新大學大禮堂內展出。「傳播技能」課程為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大一學生針對「新聞、廣播電視電影、口語傳播、公關廣告、圖文傳播、數位媒體設計、傳播管理」等傳播實務技巧與基礎知識的學習,並於學期末舉行「傳播技能成果展」來展現學習成果。

新聞一甲

一雙紅色的高跟鞋,可以是對未來的美好盼望,也可以是對現實的無奈與屈服。劇中女主角小可透過不同年紀對紅色高跟鞋的寄託,反映成長的痛與淚,也帶出性工作者生活及命運的哀愁。新聞一甲以《一雙紅色高跟鞋》承載小可心境的轉折,同時也以她的目光呈現性工作者的真實面貌。

契合「價值」的主題不勝枚舉,導演李品洋表示,擔心與其他班相似,也想跳脫這個年紀的普遍想法,因此選擇以性工作者作為主題。

新聞一甲_180602_0021《一雙紅色高跟鞋》以性工作者作為主題。

談及拍攝過程,總召林紫萱笑著說,租借攝影器材的過程一波三折。正值傳技展,學校周邊的影音設備出租店相當搶手,時常借不到器材,只能遠赴信義區租借。但又因器材組組員皆未滿二十歲,出租店無法出借,於是臨時向美術組符合年齡的僑生求助。當時他尚未了解狀況,就匆匆帶著護照、證件趕到出租店,「很像他要被賣掉一樣。」林紫萱打趣地形容。

另外,雖然劇組沒有實際接觸過性工作者,年紀、身份也不甚適合前往相關場所,但他們試著透過觀看相似題材的電影,揣摩主角當下的心境,研究拍攝手法。並在開拍前,透過匿名徵文的方式,試著了解大眾對於性工作者的第一印象,也思考「該以什麼手法帶給觀眾什麼樣的衝擊」,期待精彩呈現大眾較少關注的族群。

新聞一乙

「因為緣份所以相識,個性不但因彼此而產生變化,最終也在對方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價值。」新聞一乙以《緣變》為題,透過緣份譜出一段關於同情、釋懷、發現自我價值的故事。

劇中,男主角一直無法諒解行為突然變得怪異的母親,直到母親離世前,他偶然碰到了母親的手鐲、碰到了那個女孩。一切都宛如註定,註定了彼此的轉變,註定了相識的緣份。

新聞一乙_180602_0001新聞一乙以《緣變》為題,透過緣份譜出一段關於同情、釋懷、發現自我價值的故事。

總召謝家聲表示,編劇希望能呈現新穎的劇本,以及意想不到的結局。因此在角色、內容的設定,以及選材上都相當特殊,期待能展現不同的新意。整齣戲的風格以懷舊與恐怖並行,宣傳組組長曾珮瑄說明,不偏向單一類型的操作手法,是為了吸引擁有不同喜好的觀眾,同時也避免失去害怕恐怖片的觀眾。

有趣的是場勘的過程中,劇組打算於一棟廢棄的房舍拍攝,但因長期無人居住,又佈滿蜘蛛網,一行人便討論是否需遵從民間習俗,買供品、點香拜拜、燒金紙,只為求拍攝平安、順利。「我們就很『ㄍㄧㄚ』(害怕的台語)。」提起當時的經驗,副召許弸心有餘悸地說。但後來發現是虛驚一場,空屋並非無人管理,也無需擔心遭遇離奇的事件。

《緣變》強調緣份帶來的改變,男女主角透過命運的邂逅,在與對方互動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價值。

新聞一丙

當家庭的期望與自己的嚮往相互拉扯,笑面人趁機悄悄靠近,猶如跟屁蟲,怎麼樣也甩不掉。新聞一丙以《笑面人》作為主題,主動關懷憂鬱症患者。他們發現,其實在人群中戴著微笑面具的人,本身就是憂鬱症患者最真實的呈現。

論及主題的發想,副召廖子瑄說明,原本是將「笑面人」設定成一位英雄。但是之前韓國藝人因憂鬱症自殺的新聞觸發編劇,他認為,「為什麼非要等到有人過世之後,才會有人開始關注他們?」因此他將這樣的議題寫入劇本,《笑面人》的模樣才逐漸清晰。

新聞一丙_180602_0003新聞一丙以《笑面人》作為主題,主動關懷憂鬱症患者。

在進行宣傳活動Free Hug的過程中,「真的都有人會私訊粉專,說他今天真的覺得很溫暖。」廖子瑄興奮地說,能夠真正幫助到他人,並且收到對方的回應,「你會覺得很感動,覺得這種活動很有意義,它就不再只是比賽而已。」當真正了解憂鬱症患者後,才會發現他們其實很辛苦,對於這些內心的痛苦,他們不會主動開口,因此希望透過這個活動,呼籲大眾能夠主動給予擁抱。

然而新聞一丙也發現,能夠為憂鬱症患者揭下微笑面具的人,終究只有他們自己。於是提倡大眾主動關懷的同時,他們也鼓勵憂鬱症患者擁抱自己,勇敢面對憂鬱症。並藉由《笑面人》隱喻憂鬱症,期待用影片打破大眾迷思,為憂鬱症患者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