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園】校園紅人專訪》將旋律結合電影理論 李友廷從日常直覺創作音樂

【記者/陳玟卉 攝影/黃詠宜】

一頭烏黑捲髮與清秀的五官,以及乾淨俐落的穿著,他在2018年底推出首張EP,有將近10年的創作經歷,畢業於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他是李友廷,同時也是音樂選秀節目《聲林之王》的參賽選手。

「其實音樂創作之於我,就像是工作,我的意思是,我打算一輩子就做這樣的事,所以它是很日常的,只要發生什麼我就會寫什麼。」創作對李友廷來說是非常直覺的一件事,從學生時期沒有壓力的寫作,到畢業後將音樂變成本業後的創作,都是如此。他未曾設想世界能因他的創作改變,只單純想把音樂創作出來,當作自己對於世界的一種抒發,他也笑著說除非有什麼巨大變故,否則大概一生都離不開音樂吧!

李友廷2李友廷笑說除非有什麼巨大變故,否則大概一生都離不開音樂吧!

說到影響他最多的音樂人,李友廷說他跟大家都一樣,從小就聽周杰倫、五月天的歌長大,「因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聽,他們對我的影響就像是已經融進我血液裡。像我很多時候在唱高音時,我都覺得自己像在模仿阿信,但可能大家好像都不這麼覺得。」在改編歌曲時,他時常參考周杰倫的編曲,像是周杰倫在2002年The One演唱會時,改編陶喆的《找自己》,「他將大調轉成小調,我覺得真的太酷了,原來音樂可以這樣玩」。

李友廷也嘗試了這樣的改變,「天天」就是第一首他試著將大調轉為小調的翻唱,也得到了不錯的迴響。在開始學吉他以後,他開始聽John Mayer的音樂,到現在還是影響他很深,特別是和弦的走法。他察覺到華語歌曲多半都有一套固定的和弦系統,如果能脫離那樣的編排,聽起來就比較與眾不同。

李友廷1李友廷嘗試改變和弦編排,讓音樂有新風貌。

在過去的許多訪問裡李友廷都提到不同於他的好友廖文強,自身不是屬於那種創作能量很強的人,然而他個人的特色就在於他的謹慎以及他獨特的創作方式。像是大學時期所學也使他的創作獨樹一格,「我大學讀的是電影組,所以我在寫旋律時,常會和系上的理論結合,像是蒙太奇、符號學、鏡頭語言等等。」

對於自己的作品有高要求的他,在每一首作品中都可以發覺他創作上的小巧思,不管是從曲調的編排,歌詞涵義到表達口氣,都符合他歌曲的意境。李友廷舉例「『想和你一起』這首歌我想講的是感情中的迴圈;相愛、爭執、和解。所以我讓男生的key落在極低,女生的key落在極高。聲音會完美的合在一起。但在演唱的時候非常難唱,這也象徵在愛情中的兩人為了成為適合彼此的形狀,非常痛苦。」

李友廷曾在《傑米鹿》的專訪提及希望他的第一張作品能夠符合他心目中「最原始的樣子。」對於過去許下的願望,他表示「這張EP作品完全符合我想要做的第一張EP,而且他的相似度很高,我覺得我對於能夠這麼落實心中的想法覺得很幸運。雖然他粗粗糙糙的,但我覺得EP就是要這個樣子。」當遇到身邊許多創作者正被理想與市場需求拉扯,他也肯定的回答:「我才不會理他們呢」,隨後立即解釋,他認為現在獨立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界線其實越來越模糊,所以他也不知道未來他的歌曲會不會符合大眾喜愛的口味。

李友廷3李友廷將旋律結合電影理論,創作中有許多小巧思。

《聲林之王》對李友廷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一開始公司告訴他,裡面將會有創作組,且很多的新銳創作歌手都受邀參加,因此他抱著能夠與他們交流的心態報名,並不是以增加知名度為主由。對他來說,這也是突破同溫層的最好方式,「平常自己的歌曲都是在自己表演的場合表演居多,參加這種比賽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自己成長,讓他們來評論我的音樂我的作品」,因此他決定放手一搏。

在訪談的最後,他也預告了接下來的一年,他將會開「找到我EP」的巡迴音樂會及加場演出,結束過後就會閉關做專輯。提及人生規劃時,他說明這兩年會認真經營自己的音樂事業,等未來經濟能力許可後,他希望能夠如出版自己的文字作品或是製作電影配樂等,有與其他文藝方面的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