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嘉恩 攝影/甘岱民 圖片提供/鍾劭君 責任編輯/邵永輝】
「一名渴望擁有小孩的女殺手和一名冷血的男殺手,於晚上前往一間公寓謀殺一名毒蟲,孰料被毒蟲的妻子目睹,於是女殺手再度痛下毒手;而在女屍底下,也同時傳來嬰兒的哭聲⋯⋯。」
運用簡單的黑白色調,鍾劭君的動畫短片作品《褓母》,藉由女殺手擺盪在職業和母性之間的衝突,結合「黑色電影」的語言,勇闖台北電影節和高雄青春影展,甚至在巴哈姆特ACG大賽榮獲銀獎,並入圍第53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雖最終未獲評審青睞,但他仍肯定地表示想透過作品,帶出動畫產業的轉型可能。
鍾劭君以動畫短片作品《褓母》勇闖各大影展,期許為動畫產業帶來轉變。
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研究所的鍾劭君,動畫生涯的起點,由偶動畫開始。偶動畫在經過簡單包裝後,便能跟著人偶關節的活動進行拍攝,製作過程也獲得成就感,之後第二部作品則轉為逐格動畫,「喜歡畫在紙上的那種感覺」,於是開始一頭栽進了動畫繪製的世界。
社會大眾普遍認為,喜愛動畫的人多半個性古怪。鍾劭君也笑稱「自己很宅」,因為工作環境的緣故,經常會待在室內畫圖、看電影,不過偶爾也會出門跑步、放鬆身心。
「其實最主要還是想要傳達,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好的那一面。」此次作品《褓母》的片型是融合「黑色電影」的語言,使用較不為人知的題材,像是犯罪以及講述社會底層的故事。鍾劭君表示,不管是《褓母》或是往後的創作題材,他皆想由世俗認知的「邪惡面」切入,但有趣的點便在常人所謂「壞」的一面,對於有些年輕人而言卻是正義的表徵。「我認為這個就是黑色電影的精神,因為黑色電影的精神就是正邪之間是很模糊的。」
《褓母》融合黑色電影的語言,不走循規蹈矩的路,反而藉此吸引目光。(圖為《褓母》分鏡表)
鍾劭君製作「黑色電影」的題材雛形,時常取自於凌晨的酒店外。他透露其實很喜歡去那邊觀察社會生態,然後延伸思考「為什麼他們會做這些事情?」,再進一步探討、查詢資料,因而成為作品題材。《褓母》一開始其實是命名為《黑色褓母》,但鍾劭君認為,黑色本身即代表負面意義,這樣似乎就把劇情講完了,便將名稱改以看似溫馨的《褓母》,而片中女殺手的確也被設定為嬰兒的「褓母」,只是用不同的方式闡揚母愛。
「電影語言」是鍾劭君在繪製《褓母》時,就強調的重要性。台灣動畫多半以動畫表演形式為主,對象也以兒童為主,但鍾劭君卻想將觀眾年齡層拉高,並且結合「電影語言」,使用望遠鏡頭將景深壓縮,以顛覆傳統動畫的形式。
台灣現在的環境仍不適合拍攝動畫長片,資金不足、人才流動率是問題之一,因此對於未來規劃,鍾劭君仍會往2D動畫短片製作持續精進,同時也繪製分鏡和電影腳本,作品的風格則會朝含有固定題材的「類型電影」發展,因為他認為台灣有很多片子皆屬人文類,但是有鑒於市場即將飽和,在吸引觀眾上會有它的極限與困難。目前仍在服兵役的鍾劭君鼓勵後輩,若想踏上動畫之路,攝取大量電影、進行電影分析,刺激自己獨立思考,是進步的不二法門,也期許台灣的動畫產業,持續堅強茁壯。
鍾劭君鼓勵有志踏入動畫產業的後輩,多攝取電影知識,加深自身素養。(圖為《褓母》場景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