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鍾知諭、劉慧馨、胡玟惠 攝影/劉慧馨、胡玟惠 首圖/Pixabay】
在瀕危物種中,蒙古野馬是利用近親繁殖復育的物種之一,其復育計畫在國際間長期推動,如今野放數量愈趨穩定。近親繁殖雖能增加瀕危野生物種數量,卻會造成動物隱性缺陷曝露、基因多樣性不足及野放後不適應環境等問題。
「近親繁殖」成復育手段 拯救瀕危蒙古野馬
蒙古野馬又稱普氏野馬,原產於蒙古國西部科布多盆地與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一帶,是世界上僅存的野馬。蒙古野馬活力耐久、短小精悍,在13世紀時,曾是征服歐、亞、非三洲成吉思汗的鐵騎後裔。後由於人類大量捕殺及戰爭,幾近絕跡,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在物種數量過少的情狀況下,近親繁殖成為動物園的復育手段。
根據台北市立動物園(以下簡稱北市動物園)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動物園圈養的蒙古野馬已有760隻,野放的則有1200隻。其中,北市動物園早期為教育展示,從1987年開始圈養蒙古野馬,引進國外蒙古野馬進行近親繁殖,現今台灣共有6隻透過近親繁殖而復育的蒙古野馬。
然而,透過近親繁殖復育的蒙古野馬,卻出現後代基因衰退、環境適應力降低等問題。北市動物園草園區長陳慧倫說明,儘管蒙古野馬健康狀況良好,但隱性基因顯現,導致牠們毛色偏白、體型相較上一代更為嬌小,因此在蒙古野馬野放數量趨於穩定後,台灣不再為展示而復育,北市動物園也在近期結束長達34年的復育計畫。
基因缺陷嚴重 恐造成物種滅絕
復育目標本是希望瀕危物種在數量穩定,進行野放後能適應環境,但陳慧倫指出,蒙古野馬野放後,出現被天敵攻擊卻無反擊能力、感染傳染病等不適應環境的狀況。他解釋,除因近親繁殖造成蒙古野馬適應力下降,野外環境不穩定也是因素之一。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辦公室主任林岱瑾補充,因近親繁殖導致基因缺陷的物種,若再與原本的野外動物繁衍後代,將對動物基因庫產生不良影響。
王穎強調,藥物長期治療,可改善物種環境適應力下降。(攝影:劉慧馨)
為搶救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近親繁殖成為人們復育的手段。然而,透過近親繁殖生下的後代,可能因基因缺陷患上遺傳疾病,生物特徵也會愈趨單一,導致動物野放後難以適應環境。因此,近親繁殖便成為動物復育的一把雙面刃。
有親緣關係的個體互相交配,易導致其後代受隱性基因影響,引發遺傳疾病。舉例而言,遺傳性犬髖關節及白內障皆為有害遺傳基因在隱性性狀的疾病。前者可能造成犬隻跛腳、後腳外八,後者則容易產生水晶體移位、青光眼病變等併發症。陳慧倫指出,近親繁殖造成的基因缺陷,將導致物種「近交衰退」,嚴重甚至會使該物種滅絕。
不僅如此,近親繁殖也讓動物外在的隱性特徵被突顯。陳慧倫舉例,動物體型會愈變嬌小或患上白化症,且特徵也逐漸趨向單一化。在此情況下,已適應溫和氣候及環境的物種,若面對轉為炎熱、寒冷的氣候,或是生活條件改變,將難以在極端環境中生存。
復育成果皆相對 近親繁殖未必是壞事
陳慧倫進一步指出,復育「成功」與否並非取決於物種數量多寡,而是經長時間且持續的數據追蹤,並判斷動物環境適應力及生存穩定性,能否獨自於野外生存、抵抗傳染疾病或維持正常生活。
近親繁殖雖使動物環境適應力下降,但非影響復育成效的唯一因素。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王穎解釋,梅花鹿是利用近親繁殖復育成功的動物,其成功關鍵在於後續野放至野生動物保護區,並無人為干擾及破壞。因此,動物復育的成果皆是相對,並非單受動物基因庫影響。
目前全球動物園圈養的蒙古野馬已有760隻。(攝影:胡玟惠)
王穎強調,若使用藥物長期治療、控制,可改善物種環境適應力下降的問題。動物一旦有機會延長生存時間,並在未來繁衍中發生突變,基因多樣性不僅會增加,也將更適應現今環境及氣候,因此近親繁殖未必是壞事。此外,目前動物園也持續在國外尋找同種,且親緣關係最遠的動物進行交配,以期動物產生突變,進而在未來適應新環境。
法案規範 各界難達共識
台灣動物園使用近親繁殖,復育如蒙古野馬、長頸鹿、伊蘭羚羊等瀕臨絕種的動物,但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辦公室主任林岱瑾認為,透過近親繁殖產下的動物,因高機率無法自然適應野外生活,實際上早已背離復育本質。然而,面對近親繁殖間接造成動物難以適應野生環境的狀況,至今尚無相關政策及法律能約束。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曾與動物園及相關業者討論,提出規範近親繁殖的修法草案,禁止動物園近親繁殖動物,但動物園方仍對近親繁殖有需求,因此極力反對。林岱瑾指出,動物園以域外保育及教育展示的美名,使用近親繁殖製造動物當作展示品,其目的並非完全替物種著想。因此她強調,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未來將持續推動《動物展演管理辦法》修法,盼禁止動物園透過近親繁殖的方式生育後代。
除受園方反對,各界對立法規範近親繁殖的態度更存在巨大落差。王穎解釋,一方認為人類應盡力維持動物數量,因此不希望法規加以限制;另一方則認為,順其自然即可,不需利用近親繁殖等強行手段插手控制物種數量。由於雙方各具立場,導致難以達成共識。前立委陳曼麗則補充,近親繁殖等人為的復育方式,與政府制訂的環境保育式復育不同,因此不應透過政府立法規範。
在無法律規範的狀況下,目前僅能利用藥物或手術減緩動物野放後可能受到的衝擊。但王穎期盼,未來能在動物受精階段,利用基因工程選出具良好基因的細胞進行結合,便能解決基因較弱勢動物的遺傳特質與疾病,不僅能協助牠們脫離瀕危險境,也能徹底改善本身缺陷,增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