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罗翊萱、曾冠桦、郭子乔 图片提供/范纲皓、张婉昀、励馨基金会 首图/取自Pixabay】
台湾女性意识抬头,她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权利,不屈服于传统大男人主义之下。近年来性平观念越来越进步,社会也更加重视女性的职场、家庭权益,但却止步于女性参与权的成长,难以成为权力的掌舵者,甚至被冠上贪得无厌的骂名,若要实现真正的性平正义,应从生活细节尊重差异、同理沟通,进而促进社会前行。
“女权”概念被污名 贬低性别平等价值
台湾女权运动在传统大男人主义下,已持续抗争30余年,原本逐渐平坦、光亮的道路,遇上不断膨胀的网络时代,虽然能透过社群媒体自由倡议,但许多女权概念因此被简化转载,在众人视线里只剩贪婪无厌的索求,因而形成一股厌女风气,甚至出现“女权自助餐”等贬低女性的用词。
“女权自助餐”源于美国脱口秀艺人比尔伯尔(Bill Burr),他形容社会的女权主义者享受权利的同时,却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是责任,好比是将女权倡议者要争取的权利当作一道道菜,而女性就只把同工同酬夹到盘子里,却不夹女性服兵役一样,这样选择性的平等让女权备受批评。
励馨基金会教育专员庄泰富认为,女权自助餐是假议题,现今社会人们往往为了跟风,会在一知半解下大量的滥用、炒作,庄泰富形容这些人是“看到影子就开枪”,实际上都是潜意识或无形中,害怕自己的权益会因女性的争取而被瓜分,或是从根本不认同两性应该平等,才以词语贬低女性追求女权的行为。
前女人迷性别主编张婉昀表示,因为人们对女性主义认识不足、一知半解,反而误会、产生排斥感。各种性别中,都有误解女权诉求的人。例如2017年前后,社群网络出现许多女性高举 #iamnotafeminist(我不是女性主义者)标语的网络串连,她们以为女性主义打压男性、谴责女性自由选择(例如选择成为全职主妇),却不知这是错误理解,呈现了女性主义被污名的严重性。
社会普遍认为女权自助餐是女权意识“过度”高涨,但性别观点平台“性解放の学姐”创办人范纲皓认为,反而是“不够”高涨才会产生误解。大众开始关心女权议题却没有真正理解女权诉求,出现反面评论时没有查证就信以为真,表面上对女性主义关注增加,但实际深入了解的人又有多少,难以言喻。
“性解放の学姐”创办人范纲皓认为,大众开始关心女权议题却没有真正理解女权诉求。(范纲皓提供)
学习相处沟通 不应以性别区分义务
范纲皓表示,多数男性反对女权是因为不想自身权益受剥夺,因此当高知识女性试图动摇社会旧有“压迫女性”结构时,男性因地位受威胁,便不愿意去了解女权,甚至是出现防御性攻击。
而两性平等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女性应不应服兵役”,大多数男性认为,既然要求男女权益不该有别,那为何女性不需要接受国家征召?张婉昀认为与其要求女性当兵,更应该思考为何国家要强迫男性当兵、剥夺男性自由。范纲皓解释,当兵虽然是如今最明显的男女差别,但男生当兵并非是“行使自由权力”,而是受法律规范非做不可。“义务不代表权力,有权力才有义务。”范纲皓认为,社会不应该以性别区分一个人该做什么事,而是以能力分配,若是只钻牛角尖的议论著义务与否,并不会让性别平权更前进。
范纲皓解释女权想表达的不仅针对性别,而是当有人提出困难、受到压迫时,能够给予意见、帮助,同理心对待他人。若社会停滞不前、不抵抗父权压制、女性对公共参与及话语权追不上国际变化、大众的思想不转变,即使性别平权法制再完整,也无济于事。张婉昀希望回归到人与人间,学习如何互相尊重地相处、沟通,而不是直接拿性别取代沟通协商、擅自决定一切。
女性参政是女权长期推广目标,从参政性别比能看出一个国家女权的发展程度,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统计指出,2018年台湾立委女性比率成长至38%,是全球排名第10名;女性担任地方首长及民意代表的比重也逐渐增加,是1997年以来首次超过三分之一,虽然有明显成长,但多数女性仍是依附从政的爸爸、哥哥等家庭背景出身,范纲皓称此现象仅能代表台湾女性的公共事务参与权增长,并不表示实质的决策、话语权有所进步。
张婉昀认为与其要求女性当兵,更应该思考为何国家要强迫男性当兵、剥夺男性自由。(张婉昀提供)
性平概念已进步 父权制度仍压迫男女
年轻世代对于性别平等的概念已进步许多,但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陈惠馨指出,“过去我们处理的是明显不公平,但现在要处理的是模糊暧昧。”女性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受到传统观念的打压,例如“女生嫁个好老公就好”此类压低女性的价值观。不过,被父权绑住手脚的不仅女性,男性也被迫承担更多责任的压迫,因此,应撇除女权只为女性发声的偏见,女权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实现性别正义。
相较于2、30年前的社会环境,陈惠馨表示,现在的妇女运动较不需要以激烈的方式进行,据她观察,越来越多年轻男性也认同、追求性别平等的理想,各性别间是可以沟通的,因此练习表达自身意见,一同找出对话的方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但与立场极端的人士沟通时,台湾男性协会秘书王泓亮认为,“你真正要对话的对象不是他,而是旁观的这些人。”以女权倡议团体“肉弹甜心”为例,不针对情绪性言论回应,避免陷入情绪论战之中,最后再做出理性、详细的声明,除了有力的澄清自身立场外,更能争取他人的认同、与之有效的沟通。
随着台湾女权运动推进,陈惠馨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女性面对困境及打压时,有前人可做Role Model(榜样),那么男性呢?”当台湾女性慢慢形塑越来越强烈的主体意识,较勇于挑战、改变自己时,男性该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Role Model,而不是父权体制下所谓“成功男性”是陈惠馨认为女权运动下一阶段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女权的核心价值在于追求性别平等、实现性别正义,男性也可以打破父权体制下“成功男性”的刻板概念。(励馨基金会提供)
撕掉性别标签 尊重个体差异
走在性别平等的道路上,台湾社会需要多一点的沟通、少一点的怨恨。“重视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慢慢处理这些个案,并看见背后共同的文化现象。”对庄泰富而言,性别间互相理解、沟通,比起网络上喊口号式的吸睛文章,更能实质改善社会的厌女风气。当社会有集体的改变时,对于性别的压迫便会减少,范纲皓分享他的口诀:“启蒙、组织、方案、行动。”重要的不是性别或标签,而是为了更加友善、平等的社会,一起作出改变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