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關心世界 世界就不會關心你
CNN的創辦人泰德.透納(Ted Turner)在創設全球首家24小時新聞頻道時說:「在CNN,沒有國外這個字眼,我們只是位於地球北美洲亞特蘭大的一家媒體。」CNN網站新聞分為12區,包括7個地區:World、U.S.、Africa、Asia、Europe、Latin America、Middle East;5種屬性:Business、World Sport、Entertainment、Tech、Travel,國際媒體的視角分隔非是「國界線」,「洲際線」已是最微的概念。《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亦不會用Foreign News(國外新聞),多以World News(世界新聞)、Global News(全球新聞)等,傳播菁英對於國際新聞的敏感度更應積極提昇。
●關注國際化 知識變常識
陸委會新任主委王郁琦在立法院接受「隨堂考」時,僅認識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認不出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誤把趙舜當成中國維權人士艾未未。王郁琦辨識照片的能力和兩岸事務專業性並無關聯,應思考的是,台灣媒體對於國外事務報導的比重,是否足以讓知識成為常識。認識週遭國家是現代公民素養,然則對於日本首相、香港特首、中共十八大、美國兩黨候選人能否回應正確答案?
中國、香港、澳門與台灣同屬於歷史學者霍布斯邦認知的「中國離散群」(Chinese Diaspora),以香港為借鏡,今年是香港回歸中國15週年,張學友、李玟、陳慧琳、李克勤、鐘鎮濤等港星亦在回歸晚會載歌載舞,然而歌舞昇平的背後隱藏著中國與香港的格格不入,中國擁有香港的統治者高傲,香港則擁有英屬地的後殖民驕傲。中國高傲展現在北大教授發表「香港人是狗」言論,北京「中聯辦」幕後主導特首選舉等事件;香港的反制則以9月反洗腦教育的12萬黑衫軍大遊行為代表,港人舉起標語要中國人滾回去,處處顯見兩者間衝突具象化。台灣與中國、香港是「文化近親」,尤其台灣與香港同屬移民社會,香江所發生的情境,隨時可能投射於兩岸三地。
●加強本土化 非反全球化
從台灣媒體發展脈絡來看,意識型態潛移默化著受眾,台灣教育也在「本土化」浪潮下,將議題的關注度聚焦在台灣內部,更形拉開與國際的距離,然而,「本土化≠去中國化≠反國際化」,為加深本土化反失去對國際情勢的觀察,是殊為可惜。
曾經訪問過一位新加坡閣員提及台灣和新加坡的差異,「台灣人希望全世界認識台灣;新加坡人希望認識全世界。」兩種不同的思維,造就台灣與新加坡在亞洲樞紐發展的差異化,國際新聞已成為現代學生認識世界的媒介,「你不關心世界,世界就不關心你!」
(作者為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兼任講師、《自由時報》副主編沈超群)
變身月存族
大學生理財生活家
當過學生,自然能夠理解,時下年輕人理財最大的問題,就是每一個月都將薪水花光光,即社會上俗稱的「月光族」。在台北這樣高消費環境,大學生多采多樣的外務與大學生活,微薄的生活費如何維持生活所需,不必為了生活汲汲營營,要從「月光族」搖身一變成為「月存族」,過一個優雅、從容的大學生活,以下有幾點方法供各位同學參考:
「我理財,故我在。」學習理財第一步,當從「投資自己」著手。要能節流,就必須先瞭解支出的項目,學習記帳、習慣記帳,對自我的消費習慣有認知,才能改善不良的消費習慣,區分必要性支出、非必要性支出,找到過度消費的癥結點,是建立理財觀念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學習投資、儲蓄相關知識。金融商品投資的門檻較高,不是人人都能購買基金股票,但儲蓄與投資相關知識與觀念的建立,要一點一滴在生活中學習,才能替未來風險提早因應做足準備,未雨綢繆,在財金知識的引領下,採取行動,將手中握牢的儲蓄,化為未來的財富,讓「未來的你,會謝謝現在的你」,這就是理財的最高境界。
第三,嚴守投資紀律。證嚴法師說:「必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我們對「想要」永遠不滿足,卻忽略「必要」沒有想像的沉重,致富方程式:所得(零用金)-儲蓄=消費。剋制「想要」難不難,是一個是非題;而要過一個奔波勞碌的生活,還是為自己開創一個優雅自在的大學生活,是大學生的選擇題,而如何嚴守致富方程式?將理財觀念內化成習慣與心態,是每個人一生的應用題。(集體創作-郭迺鋒老師口述,口傳系四年級黃甦俞及財金系四年級陳璟蓉記錄及潤飾)
(口述者為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副教授郭迺鋒,口語傳播學系學生黃甦俞及財金系學生陳璟蓉記錄及潤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