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園]藺類苑景

藺香瀰漫
草帽歲月浮光掠影
母親的雙手
一拉一壓
編起兒時夢想
歲月過往 塵埃堆疊
一抹年輕浪潮溫柔襲捲
傳統 創新
斑駁 青春
交織無限苑裡風光

 戴藺草帽上學,是苑裡人兒時的回憶;傳承藺編技術,是苑裡人當今的使命。過去的帽蓆盛世、家家戶戶編織藺草的榮景,因工業興起而步入歷史。隨著地方文化的失傳,居民逐漸意識到傳承技藝的重要性。從上一代的精神中承接古法、從下一代的思想中別創新格,藺草一支接一支,憑著雙手,共同交織出苑裡人的驕傲。


家庭工廠 昔日風帽

「若是無繼續做,咱的文化嘛是會失去。」苗栗縣苑裡鎮藺編婦人劉彩雲與吳淑芬邊說邊撥弄著藺草,精緻的圖案也漸漸成形,而雙手的皺紋,透露著她們所投注的時間和心血。苑裡昔日以傳統草帽與草蓆的編織聞名,而有「藺草之鄉」之稱,即使現今因工業興起而衰退,卻激起居民維護當地文化的決心。

空氣中充溢著陣陣乾草香,一頂藺草帽,往往花上數天的手工編製時間才能完成。山腳社區發展協會前常務監事陳正勝透露,當地流傳,日本佔領台灣初期,總督苑裡辦務署長淺野元齡出巡時,隨手取下頭上的小禮帽,並詢問藺編婦女能否仿編,第一頂藺編草帽便因此誕生。在苑裡鐵路尚未開闢前,藺編成品的對外貿易以大甲為集散地,因而稱為「大甲蓆」。劉彩雲無奈地說,其實正確名稱應該是「苑裡蓆」。而苑裡帽蓆不但飄著淡淡藺草香且透氣吸汗,加上當地精巧的手藝,一度大量銷往日本,使得台灣獲得「草帽王國」的稱號。

距今四、五十年以前,藺編的工資遠比種田來得高,因此家家戶戶皆從事藺編工作,出現「客廳即工廠」的盛況。陳正勝說道,當時,家中只要有人編織草蓆、草帽,便可養活六口之家,是最好的謀生產業;而苑裡婦女靈活的巧手,往往也是家中重要的經濟來源,當地甚至出現「重女輕男」的現象。

凝視著母親編織草蓆、草帽的身影,雙手不間斷的工作,賺取家中生活費的過程,幾乎成為在地居民的共同記憶。劉彩雲回憶,小時候,家裡客廳總擠滿婆婆媽媽,一邊編織藺草、一邊談天說地,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苑裡婦女自幼學習編織,甚至從事一輩子的藺編工作,對當地居民而言,藺編不只是維持家計的工具,更能連繫情感,成為生活中共同擁有的樂趣與記憶。

民國六十一年,中日斷交使藺草帽失去最大的外銷地,隨著工商社會興起,工廠的高薪使手工藺編產值貶低,不僅人口外流嚴重,藺草編織也淪為夕陽產業。「我們不是以金錢作為唯一考量,而是有著傳承文化的使命。」陳正勝強調,花費數天的時間與精力,雖然只換取幾百元的酬勞,背後卻蘊含珍貴情感,促使他們齊力維護當地獨有的文化資產,並永久保存下去。

藺草文化館展示一頂直徑兩公尺半、高五十公分的大草帽,由兩位阿嬤耗時一個月打造而成。

愛藺工坊 重溫技憶

午後,苑裡鎮山腳國民小學裡,除了蟲鳴鳥叫聲迴盪,更能聽見導覽人娓娓道來在地流傳的藺編故事:「很久以前,一位苑裡媳婦洪鴦,看到兒子深受頭上化膿的惡臭味所苦,為了保護囡仔,自己研究編出藺草帽,母愛實在係告偉大!」那雙講解的眼睛炯炯有神,彷彿對能致力於傳承地方產業引以為傲。

一把剪刀、一瓶噴水器,就能讓藺編婦女在草蓆織上一整天。近年來,為了推動藺編文化,台灣藺草學會理事長葉文輝找來村裡幾位以前從事藺編的婦女,組成「愛藺工坊」。讓有興趣的人,可以藉由此平台向她們學習編織。劉彩雲表示,起初被找回來時,大夥兒都忘了編織方法,一起從最簡單的草帽開始重溫手感,漸漸地燃起舊時記憶。現在還會加上巧思,搭配藺草吸汗、透氣、除臭等特性,發展不同的編織手法。她興奮地提到:「阮的作品還有出國展覽喔!」從摸索到創造,這群婦女用雙手賦予藺草新生,同時也在心中織起對苑裡的情誼。

「有看到我用藺草做的內衣無?」愛藺工坊的一員鄭愛子驕傲地指著自己在藺草文化館展示的作品。今年七十一歲的她,戴著老花眼鏡,專注地編織手上的提包,臉上的神情宛如少女追求夢想般神采飛揚。她透露,編織的過程除了反覆思考手法之外,耐心與反應都相當重要,一旦做錯就須全部拆除。「以前是工作,現在是創作。」鄭愛子用一支支藺草加上創意編出領帶、化妝包以及狗衣服等趣味作品,傳統與現代融合,拿下多次「愛藺工藝獎」佳績。

小時候礙於生計壓力,孩子總是犧牲玩樂時間跟在母親身後幫忙。「那時沒編好還會被修理呢!」鄭愛子嘴上談著回憶,手中的工作卻一刻也沒停歇。這群藺編媽媽們,如今都成為了文化傳承的關鍵,推廣藺編技術對她們來說,不僅是老年的第二春,更是人生的新目標。「全台就只有苑裡出產藺草,再不傳承,這項技藝便會消逝、無人知曉了。」苑裡鎮鎮民代表鄭宗國秉持著復興藺編的理想,在任職里長期間,積極將產業結合社區營造,不但帶起觀光風潮、引發居民的響應,甚至許多退休的公教人員也熱心加入導覽行列,為保存文化盡份心力。鄭宗國感性地說,「這是阮的社區,阮的家鄉,是生命共同體。」用心捍衛藺編文化的背後,更動人的是每一個苑裡人團結發揚苑裡文化的精神。

藺草編織不再只是單純的草帽或草蓆,台灣藺草學會將模特兒穿戴藺編的裙子與假髮,增添不少趣味。

學生創意 用新傳承

藺編除了與社區營造結合,更大幅提升觀光的發展,喚醒苑裡人對傳統產業的熱情。舉辦藺編相關的比賽、展覽,甚至向外推廣、招攬新血,所有努力都為了將苑裡人引以為傲的文化技藝傳承下去。每年度的「愛藺工藝獎」為苑裡山腳社區特有的盛會,每位藺編婦人無不絞盡腦汁創作,爭取這份榮譽。近年來,也有許多年輕人紛紛投入,體驗其中的樂趣。

藺編競賽讓男女老幼共同發揮巧思,使傳統技藝不因科技進步而殞落。陳正勝表示,為了吸引更多人加入保存及推廣的行列,近年更與台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學系、聯合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合辦活動,像是「手感之美」國際設計營,透過為期四天的教學,大學生與藺編婦人相互激盪交流,運用創新的織法與時尚結合,呈現另一種「藺編之美」。陳正勝欣慰地說,近年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對藺編文化感興趣,替保存傳統的行動增添了一股青春氣息。

負責DIY教學的藺編婦人劉彩雲、吳淑芬興奮地提到,學生們會將藺編融入科技產品的設計中,例如耳機罩、電子書套等,將古早的技藝結合現代生活,對於漸漸沒落的傳統產業,年輕一代的思維象徵著藺草文化將轉型成新風貌。

推廣傳統,並非單純地恢復產業的經濟價值,而是保存那份漸漸沒落的在地精神。「流行只是一窩蜂,並非好現象,應該將藺編推廣為藝術,讓它有真正的價值!」陳正勝感慨地說,傳統技藝的維護比想像中辛苦,尤其沒有津貼與系統化管理的幫助,藺編師傅們幾乎無法支付生活開銷。他期望,政府能將此技藝專業化,如日本的技師一樣擁有證照的認可,並給付津貼,賦予藺草文化更高的附加價值。

在第四屆的愛藺工藝獎中,年邁的阮樹桃以一幅媲美書法字帖的草編畫─「遊子吟」,榮獲冠軍。陳正勝感性地說,一般遊客或許只有一聲「哇!好漂亮!」的驚嘆聲;但在其他老師傅眼中,那一壓、一折的動作,不僅滿溢著足以聲淚俱下的情感,更道盡了苑裡人對藺草編織的依賴和驕傲。

小馬DIY步驟說明:

(一)將藺草擺成「川」字,取第四根藺草橫放,將中間的藺草抽出,擺至上方。
(二)左邊第一根藺草兩端分別往右折到第二根、第三根藺草下。
(三)將其右轉九十度後,重複步驟(二),再左轉九十度,右邊第一根往左折到第二根之上、第三根之下,重複步驟直到想要的長度。
(四)將三根藺草以編三股辮的方式交織成脖子,然後打結,頭便成形。
(五)最後剪斷過長的腳,即完成小馬。

主編/張曼蘋、張韻婷

記者/張曼蘋、張韻婷、林立婷
攝影/張曼蘋、林立婷

※本文同步刊載於新聞人報社正期刊289期可點下圖觀看
新聞人Facebook粉絲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