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崢、許若茵 攝影/張煒堃】
《強尼●凱克》是導演黃熙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已在臺北電影節、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囊括多項大獎,本次更以「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以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叩關金馬,是本屆金馬獎的一大亮點。劇情述說著臺北人疏離都會,主角三人在都市叢林情感交集,黃熙拍出所生長的臺北,試圖碰撞塵世中的冷漠靈魂。
《強尼‧凱克》小檔案
《強尼●凱克》以台北為背景,影片中張以風(柯宇綸飾),是個裝修工人,徐子淇(瑞瑪席丹飾),擔任瑜伽老師也開民宿,她常會接到找強尼的電話,她也養了兩隻黑頭凱克鸚鵡,這也是電影名稱的由來,李立(黃遠飾),有亞斯伯格症,常活在自己的世界。電影深度刻畫三個主要角色,因為工作與居住地,三人發生交會,人生的道路上雖有片刻的交錯,依然止不住繼續生活的步伐,在台北的天空下共享同一份迷茫和孤獨。
《強尼●凱克》電影海報。
放慢腳步,實現夢想永不嫌晚
黃熙畢業於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電影系,最初因為在導演侯孝賢《南國再見,南國》劇組實習而踏入電影圈,曾有一段時間,她去體驗了上班族的生活和社交活動。後來,當侯孝賢拍攝《刺客聶影娘》時,再次進入電影圈工作。2016年,黃熙終於迎來了自己首次執導劇情長片的機會,兜兜轉轉這麼多年才推出首部作品,黃熙絲毫不感覺自己蹉跎了,「年輕容易分心,定性不如現在,若早十年拍可能很做作,目的性會很強。」她說。
《強尼●凱克》劇照。(圖片取自開眼電影網)
集思廣益 ,發揮團體的最大力量
《強尼●凱克》是黃熙的處女作,在她看來電影本身就是集體創作的作品,團隊合作更顯重要。黃熙坦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不要聽或採納,都取決於導演本身。」導演的個性各有不同,有些導演可能比較強勢,然而黃熙認為自己並不強勢,卻很貪心,希望聽到很多人的想法,就好像一定要看完所有的菜單,才能決定自己想要的菜,時間上相對耗比較久,且會造成工作人員很大的壓力。
黃熙認為,很多東西也許自己事先已設定好,但想像跟現實狀況可能多少都會有些差異。黃熙眼中有些東西在不得不去即興發揮,例如原先設想好是拍晴天的戲,可是當天卻下起了雨,可能就會轉換場景拍一些別的素材,這時就需要即興想一些東西連接,再搭配演員的發揮,才不會浪費時間。
《強尼●凱克》導演黃熙。(張煒堃攝)
看重生活 ,迎向未來
談及《強尼●凱克》,黃熙謙虛表示她很幸運,如同本片剪輯指導廖慶松所說「每一部片子都有它的命。」黃熙也說:「如果強尼是個小孩,那他是個非常幸運的小孩。能在不同的時期碰到演員、服裝團隊、攝影師…等,都為電影注入了新的元素,讓他最後長成這個樣子。」
「電影要能夠進入生活,必須對生活周邊觀察細微,要真的有在過日子才行」,談及導演應具備的能力,黃熙娓娓道來。她認為從影路上想要感謝的人太多,也許在她眼中,電影就是生活的真實寫照,離開電影圈的那段日子,是生活啟發了她,讓她找到了方向,她的電影之路才剛剛起步,堅持自己想要傳達的生活理念,朝著方向往下一個目標邁進,才是最為重要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