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全面性,我會很希望拍出來的是很代表我的東西,代表著我,我的個性」。
小學二年級就立定志向當導演的小男孩,現下已成為資深的偶像劇大導演,不時把「很好玩」、「很有趣」掛在嘴邊的大學長劉俊傑導演,以輕鬆的口吻分享他的故事,也認真地訴說他對執導工作的執著與態度-
本次專訪將長達兩個小時的豐富訪談分為四個部分,從劉導分享畢生功力的「拍戲要訣」、談談近十年來主要拍攝的作品「偶像劇」、一手支持的得力劇組「聲色工場」到最後給年輕人的建議「挑戰未來」,期待呈現給各位劉俊傑導演最完整的一面。
_
劉俊傑導演小檔案
- 民國六十年入學,民國六十五年畢業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五年制廣電科
- 26歳開始導演生涯,早期多拍攝無線三台連續劇,《一代佳人》、《西施》、《楊貴妃》等
- 2001年至三立拍攝首部偶像劇《薰衣草》,2005年執導《王子變青蛙》創下收視奇蹟
- 近期以拍攝台灣偶像劇為主要工作,如2008年《無敵珊寶妹》、2009年《福氣又安康》、2010年《偷心大聖PS男》&《女王不下班》、2012年《絕對達令》
小學二年級就舉手說「我要當導演」的劉俊傑從小就看諸葛四郎的四格漫畫,他認真地說,那是最基礎的分鏡表。 |
劉導分享拍戲就好像講一個動人的故事,好的故事呈現不只是在演員的表現,也在於以特別的方式,細膩地結合背景裡眾多的元素,讓觀眾更融入戲劇裡。除了深刻了解題材,在劇中安插相關的專業知識與特色;角色、整體環境的呈現也是關鍵,劉導強調,一個角色真正呈現的地方,「不在於畫面而在於背景裡」,當元素安排得宜,角色就「存在」了。
細膩安排 成就風格,引人入勝
他舉例,如果要呈現有錢人的印象,不能只是角色本身說「我很有錢」,而是藉由他的穿著、用車等言行舉止,自然呈現出有錢的感覺。在這個「重新解構、建構的過程」,元素就擺在那裏,問題是導演能否想得到這些元素最獨特的組合方式,「你有sense拍出來得東西就有sense」。
導演是擔任最後定奪如何揉合眾多元素的人,他要有感知地判斷如何設置這些元素,讓整部片從背景的感覺,到每個角色的安排都能帶給觀眾特別的感受,讓觀眾更能進入戲劇中,而導演如何安排這些元素的過程,就是展現個人風格特色的地方。
劉俊傑導演於2010年執導、播出的偶像劇《女王不下班》【圖摘自網路】
培養感知 體驗生活,懷抱想法 |
如何培養感知呢?劉導給予後進建議,一要時時刻刻體驗、感受生活,「對所有事物都要非常的敏銳」,學習分辨生活的眾多不同,賦予意義,並且真正內化成自己的經驗與想法,「要有一顆很開放的心,能夠去體會很多事情」,藉此培養對於拍戲的感知,「平常就要累積對生活的sense,那是最重要的點」。
劉導舉例,同樣吃壽司,在平價或是氣氛得宜的日本料理店享用就有不同之處。他也分享平時就會透過觀察一個人的本身以及與其相關的人事物,想像背後的故事;注意建築物的設計裝潢、逛書店、上餐館和聽音樂等不斷地累積對生活的體驗,親自體驗,「跟Google來的資料是不一樣的」。
二要有自己的思考,也要懂得傾聽別人的意見,劉導強調,導演對很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看法跟見解,「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能什麼都好。他提及經常接受團隊裡很多年輕人的意見,藉此得到與時俱進的想法,但他會過濾並結合自己的看法與經驗,決定如何處理這些元素。「要有自己的想法,但又願意聽別人的想法,結合之後,出來就是一個很特別的東西」。
三要心思細膩,才能掌握細節,創新且到位地結合以上自己與他人的想法,大至整個故事的場景安排、與演員溝通演出的感情和方式,小至藉由物品陪襯、堆砌出一個人的角色性格都能安排得宜。劉導舉例,如果要製造生活的痕跡,可擺放喝剩半杯的飲料、橡皮擦屑以及注意用過的ipad上是否有指紋等等。
劉導總結,個人特色是導演的唯一資產,「你這個人很重要」,戲劇就是導演的個性延伸,「把你所看到得延伸出去,都是你自己的味道」。身為導演,要不斷地增強、建構自己,自己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說服演員還有劇組人員對你要求的事情產生興趣,「讓人家覺得好玩」,劉導甚至說,時間回到二十年前,以自己的經驗不見得可以拍偶像劇,掌握偶像劇細膩的精髓。【記者張家豪/專訪、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