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校园】《大志杂志》总编李取中来世新 畅谈平面刊物秘辛

【记者/刘洁谦 摄影/范姜佳钰】

世新大学图传系学生成立的GEE团队,11日邀请《The Affairs 周刊编集》总编辑李取中以“一份改变日常生活样貌的报纸”为题,和同学们分享平面刊物的制作历程与想法,以及选纸、排版设计、印刷以及贩售与经营的所有细节。

讲者李取中除了是《The Affairs 周刊编集》的总编辑,同时也是《The Big Issue 大志杂志》的总编辑。今年在台湾发行刚满8周年的大志杂志,和全球各地一百多家街报相比,经营得相当有声有色。他表示,若没有过去经营大志杂志时的运作经验,就不会有想法和动力筹办现在的周刊编集。

曾历经资金难题 李取中:大志的成功“相当难得”

大志杂志从英国引进台湾后,曾历经资金周转的困难,但在短短一年半至两年间,就达到损益平衡,销量也逐月成长,2016年平均每月销量甚至超过三万本。在脸书社群的经营上,李取中也运用他过去从事网络应用服务的经验,让粉丝人数达到其他国家街报粉丝数量的一、二十倍。他认为,在目前杂志市场经营不易的情况下,大志的成功“相当难得”。

IMG_5667《The Affairs 周刊编集》总编辑李取中以“一份改变日常生活样貌的报纸”为题,和同学们分享平面刊物的制作历程与想法,以及选纸、排版设计、印刷以及贩售与经营的所有细节。

媒体要对读者负责 李取中以身作则

虽然大志杂志以社会企业模式运作,但对李取中来说,它只是一本单纯的杂志,并不会因为贩售员是弱势族群,就改变对它的看法。至于要办好一本杂志,该做到哪些事情?李取中说,除了定位读者群的年龄区间,也要思考能提供什么样的内容以及价值观给读者,里头必须有数位媒介无法做到的部分,因为“任何媒体它是对读者负责的”,沟通对象是读者。

李取中:报纸具有记录历史的价值

有了大志杂志的成功经验,李取中想挑战办一份报纸,因而有了“周刊编集”的诞生。他表示,报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具有记录历史的价值存在。因此,在经营大志杂志的第三年开始,便有计划地在大志杂志加入三次大开本的报纸刊物,衡量该如何在杂志版面8倍大的纸张进行排版,同时也尝试使用不同纸质,并使用商业轮转机印刷,实体品质远高于传统报纸。李取中认为,纸张的轻重和表面粗细等物理性质,都会影响读者对内容的感受,在数位化的年代若无法掌握这些差异,就和数位媒介没有差别。

此外,为和大志杂志做出区隔,周刊编集的营运模式主要以订阅方式进行,内容篇幅也更长,并希望将客群的年龄层从原本的20~35岁提高至50岁。有别于大志杂志鼓励读者多去体验,周刊编集的核心理念则希望读者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后,回头对目前所处的状态做出省思。李取中期许这份报纸能跳脱传统报纸的内容规划,不再只着重于政经权力的体制问题,还要深入文化和生活层面,“人的生活不是只有这个体制而已,体制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部份”。

在网络媒体大量崛起的时代,李取中反其道而行,离开网络领域的工作,转而走向平面媒介的经营,他认为平面媒体的商业结构比网络媒体相对单纯,只要有销量,就一定有收入。但当所有东西数位化后,内容再透过去纸本去传递的目的是什么?李取中表示,这时单纯的讯息传递是不够的,其背后传递的价值及想法,也都必须一并呈现。最后,李取中也提醒同学们,排版的美感体验以及文案掌握力是需要培养的,需要透过大量的接触,慢慢建立起对事物的感受。

本次讲座的举办团队“GEE”,是由图传系三年级学生自发组成的九人团队,常于校内安排非营利讲座,从事前规划、场地租借到讲师邀请,全由学生们一手包办,每学期会邀请三至四位讲师,针对设计与摄影领域对校内同学进行经验分享,希望同学能从中获取课堂外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