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粘菀瑄、郑禧、姚希亮 照片、首图/王晓书提供】
“我根本不需要同情”是聋人家庭渴求社会听到的肺腑真言,在台湾聋人家庭未受社会大众关注下,不少聋人父母仍以他们坚持的教育方针养儿育女,聋人子女则在特殊教养环境与文化背景中成长,更以强健心灵面对有色眼光。《新闻人》借由访问聋父母王晓书,勾勒听障家庭的困境,重现沉重而又甜蜜的生命课题。
2022年奥斯卡奖,破天荒由聋人家庭为题材的电影《乐动心旋律》(CODA)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等三项大奖,不仅一举超越夺奖大热门《犬山记》,也让大众顺势揭开听障家庭背后的神秘面纱。
《乐动心旋律》揭开听障家庭背后的神秘面纱(图片:取自APPLE+)
《乐动心旋律》原译CODA即为聋人子女(Children of Deaf Adults)的统称,其实,聋人除了听力缺失之外,他们的子女几乎皆为健听人士,但社会赋予的标签却不曾减少。
拒与听不见囹圄作困兽斗 赋予寂静世界生命之光
身为听障模特儿、手语主播,多次凭借公视身心障碍节目《听听看》叩关金钟奖的王晓书,谈到自己的肌肤之爱,眼神透露丝丝暖意,经手译员欧姵君翻译得知“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这与普遍聋人家庭有所不同,王晓书解释,由于聋人父母担心,无法在小孩牙牙学语时给予照顾,便将小孩托付长辈,造就聋人家庭多为隔代教养的特殊文化。
王晓书凭借公视身障节目《听听看》多次叩关金钟奖。
王晓书的过人资历,很难让人联想到隐藏其后的听障身分,但他不以为意,更将听不见的困境化为力量,面对人生百态。论及人生中的亲密连结,尽管无法轻易横跨障碍,但举凡何事皆亲力亲为的王晓书仍将孩子视如瑰宝,透过坚持、不放弃的理念予以陪伴,这份“甜蜜的负担”未曾离开,也让他更能够直面自身所经历的漫漫听障之路。
王晓书分享,第一胎出生时,他曾因听障与新手妈妈等因素,决定将小孩交由远在高雄的母亲照顾。起初,他为了不让小孩感到生疏,每隔几日便南下与孩子见面,可是小孩不但没有因重逢感到开心,彼此相处反而多了道墙,让王晓书自此决心亲自育儿,成了日后亲子磨合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良好亲子关系,王晓书决心亲自育儿。
引导教育理念独辟蹊径 来自孩子的“行动耳朵”
“孩子就是我的耳朵,他们会帮我收集许多声音。”年幼的孩子总能协助王晓书注意这个世界,但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学习手语意愿本就不高的他们,常常以“为什么要花时间学手语”,或是“只有你会用手语,别人又看不懂”等原因,拒绝向王晓书学习手语,成为他们的相处难题。
王晓书耐心引导小孩学习手语,让其认知手语的必要性。
为了诱发孩子学习手语,王晓书分享,有次他带着孩子出门采买,在没有翻译员,且老板不清楚他想买什么的情况下,只能透过比手画脚呈现,“你们看!都没有人帮我翻译,我多难过。”王晓书总会默默在孩子耳边细语道。他认为,当孩子陷入这般处境,就会思考“妈妈是不是遇到困难了?”经反复消化,认知到学习手语的必要性。
育儿经验一度让他忆起童年,王晓书表情不乏感慨,“我比手语亲戚都看不懂,其他小孩也都不太想和我玩,只能自己用画图的方式引起他们的注引力。”自3岁生病后就从此丧失听力的他,尽管先天缺陷,却不怨天尤人,也不觉得丢脸。王晓书期望成为孩子的骄傲,总是如“圣旨”般时时分享自身奋斗故事给孩子,直到他们无奈嚷嚷“妈妈!你讲很多遍了”才作罢。
王晓书欣慰表示,听损障碍不曾成为与儿女相处的绊脚石。
“孩子是一块宝石,我们要知道怎么雕琢,让他们成为想要的样子,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王晓书欣慰表示,听损障碍不曾成为与儿女相处的绊脚石,反倒因彼此特殊的相处模式,替双方塑造出无懈可击的情感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