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专题】新南向卡关2》直翻母语教材惹议 编辑成员吁用母语编课文

【记者/蔡佩珈 摄影/蔡佩珈】

初版教材除了有台湾为主的观念问题,其编撰流程不仅引起母语老师反弹,也让教育部审查委员发现许多内容并不符合规范,导致事后反复修改,更加延后教材上路。对此,教育部新住民语学习教材编审委员李欣欣(化名)建议,负责教材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经验,避免往后发生类似问题。

初版教材由华语老师订定休闲活动、学校生活等主题,将撰写完的中文课文交由母语老师进行翻译,此流程却造成用字不精确、无相对应单字与句型等问题。曾担任母语老师的张嘉嘉(化名)表示,由于两国语言的用法与习惯有异,许多越南语无法对应到华语老师安排的单字与句型,导致课文需反复修改。

“中文”反成教材主体 母语老师:我们不是翻译人员 

以句型练习为例,课文例句为“我吃了苹果,又吃了葡萄。”,可是越南语并无此文法,只能翻成“我吃了苹果和葡萄。”张嘉嘉表示,虽然两句语意相同,但安排的“又…”句型练习,就无法符合华语老师设计的文法学习目标。他认为,以中文为底的教材编辑,反而达不到默认的学习效果。

蔡佩珈摄影8许多越南语无法对应到华语老师安排的单字,导致课文需反复修改。

“我们真的是在教语言吗?”针对初版教材的编辑流程,张嘉嘉指出,母语老师不是翻译人员,应与华语老师一同进行课文编撰。他认为,语言乘载不同世界观,即便使用新住民语翻译中文课文,也只能反应中文思维,应使用新住民语撰写课文,让中文成为辅助学习的工具,才能使学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意涵,正确学习新住民语。

广纳教材编辑经验老师 兼顾课纲及规范

虽然政府编纂了新住民的教材,却未考量是否有足够的母语老师人选,除此之外,母语老师在编辑阶段,也因缺乏教材经验,屡遭困难。李欣欣表示,因部分母语老师依习惯使用方言进行翻译,与教材规定的官方语不符,被审查委员要求修改。李欣欣指出,由于大部分母语老师只有教学经验,对于教材规范并无深入了解,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事后需不断进行修改。

蔡佩珈摄影李欣欣建议,寻找具有教材编辑经验的母语老师与华语老师共同编撰。

相较于仅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而言,有教材编辑经验的母语老师,拥有解读课程纲要的能力,也能同时兼顾教材规范及教学需求,根据难易度安排单字与句型,撰写出符合规范的课文。因此李欣欣建议,若能在一开始寻找具有教材编辑经验的母语老师,并与华语老师共同编撰,就能避免单字、句型与中文不符状况出现,让编辑过程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