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專題】不被看見的流浪人生 無家者盼破除社會刻板印象

【記者/江愷庭、劉欣萍、羅立邦 首圖/人生百味提供 攝影/劉欣萍、江愷庭】

近年來台灣的街友人口不斷上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8年公布「全國22縣市受理或查報街友人數」指出,因受到環境不景氣、家庭失和頻繁等因素,國內街友人數於2016年底增加至8984人,導致許多無家者徘徊街道,尋找容身之處。

六十二歲的徐天卓因家裡貧困,小學沒畢業就到台北討生活,大多做粗工,不料因替友人作保,換來一身債務與訴訟,完整的家庭也因此破碎,逼得他流落街頭;與妻子離婚後,因為不想傷害到孩子,決定與兩個女兒分開,談及小孩,徐天卓落淚喟嘆,最後一面已是十五年前。

無家者徐天卓感嘆流浪過往。(攝影:劉欣萍)

回顧這三十幾年來的四處流浪,幾乎全台火車站都曾是他的暫時居所,徐天卓也提到,2016年超級寒流入侵台灣,天氣異常嚴寒,他甚至看到台北車站下起一點一點的雪,而他恰巧重感冒,咳嗽一個禮拜卻沒有足夠的錢看醫生,差點以為自己活不下去。徐天卓坦言,長期流浪、沒有目標和歸屬的生活,讓他曾萌生幾次一了百了的念頭。

「重修舊好」、「人生百味」打破印象 彌平隔閡

六年前,在朋友介紹下,徐天卓參與「人生百味」,倡議貧窮議題的非營利組織替無家者籌備的辦桌,且回應了現場社工的邀請,報名參與「街賣者計畫」,賣的東西不再是衛生紙、口香糖、濕紙巾;「人生百味」與多家業者合作,讓無家者販售在地小農的茶包、果乾、文創明信片、紙膠帶、環保袋等商品,打破大眾對街賣的印象。

無家者「人生百味」讓無家者與在地商家合作,打破社會刻板印象。(圖片:人生百味提供)

輕量、耐保存的商品減輕街賣者的負擔,也使民眾更有意願買單。徐天卓做了四個月,一天最多淨賺1800元,隨著收入變多,他督促自己要養成儲蓄的習慣,至少達到每天都能溫飽的目標,徐天卓表示,現在的工作越來越難找,頻繁換工作已是家常便飯。

為提供無家者一處休閒空間,2019年七月,台北市社會局與「人生百味」合作,開立「重修舊好」簡餐咖啡廳,由「人生百味」專案執行人林依婷擔任店長。他表示,許多無家者迫於現實的無奈與家人的離去,難以重回社會,「重修舊好」成為無家者暫時歇息的避風港,店內不僅給予無家者沐浴及換洗衣物的浴室,還有銅板價的餐點,讓他們填飽肚子。

無家者重修舊好咖啡廳成為無家者的暫時避風港。(攝影:江愷庭)

無家者流連街頭時,大多人會帶有異樣眼光,在街友與一般人之間劃上一條分隔線,但在「重修舊好」,不管是無家者或顧客,都可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更清楚認知那條界線其實並不存在。

刻板印象切斷社會連結 無家者陷入惡性循環

「社會加諸的刻板印象,成為無家者與社會失去連結的主要原因。」林依婷表示,當僱主看到履歷上空白的地址欄位,會先入為主的認定他們能力不足,通常不願僱用他們,導致他們即使有心求職,也無法如願。

針對社會給予無家者的刻板印象,林依婷指出,多數無家者都願意從事勞動工作,但社會不夠信任他們、抱持異樣眼光,導致無家者無法融入社會,成為社會邊緣人。

無家者林依婷指出,外界的偏見讓無家者難以融入社會。(攝影:江愷庭)

林依婷也提到,為因應為數不少的無家者,有部分地方政府設置相關收容中心,提供居住及照護服務,但收容所規則嚴謹,不僅限制無家者生活作息時間,還規定居住滿三個月的住戶須自主獨立,不可續住。然而大多數的無家者因流浪太久,無法適應被嚴密控管的生活,也害怕接觸新環境,導致他們寧可流浪,也不願待在收容中心。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表示,「『家』對於無家者來說,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定義。」,家庭是影響個人最深的團體,一旦破碎,就難以修復,造成許多無家者失去人生支柱,才放縱自我;沒有生活目標的無家者害怕與人相處,以致與社會格格不入,加上面對異樣眼光或不合理的批評時,無家者通常無力為自己發聲,甚至會相信別人對他們的看法,惡性循環下,加劇他們與社會的脫節。

巫彥德認為,與其思考如何消除貧窮,不如思考要如何重建他們與社會的連結,且透過媒體深入的報導,讓大眾看見無家者的困難,破除社會的歧視及不平等待遇。

缺乏法規保障 無家者權益遭忽視

大多民眾認為無家者就是沒有努力唸書、工作,才會變得的如此落魄,人安基金會社資部副部長施怡欣則表示,其實很多無家者都飽受疾病、身體殘缺、家庭因素摧殘,而導致他們求職困難。施怡欣也指出,自己處理過的個案中,有七成無家者是有工作的,但都靠打零工維生,不但工時不穩,甚至會遭仲介抽成剝削,連最低薪資都拿不到。

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陳大衛表示,相較於婦女、兒童等其他弱勢族群有專門的特別法保障,無家者權益相關的法條僅有《社會救助法》第17條,政策面保障較不完善。陳大衛分析,若要政府特別立法幫助無家者,必定會牽扯到政治利益、預算、非法債務等問題,所以大多的公部門較不願意去接觸,導致許多無家者的權益遭受忽略。

無家者「人生百味」協助無家者重新融入社會。(圖片:人生百味提供)

一般社福組織在協助無家者時,會輔導他們的心理狀況、協助收容等,較為有系統的方式協助無家者。民眾雖然可以為了幫助街邊無家者,直接贈送食物、棉被等物資,但施怡欣表示,一般民眾的對社會工作專業度不高,貿然送物資很可能造成轉賣物資、沒地方保存等後續問題,若民眾想幫助無家者,應透過社福組織進行援助較為合適。他也提醒,雖然多數無家者都會欣然接受民眾的物資,但在提供實質資源前還是要先詢問對方意願,尊重每個無家者。

「他們不是不努力」 大眾正視才能破除汙名

部分無家者確實能透過社福組織的幫助,再度重回社會,以徐天卓為例,透過社會局及「人生百味」的協助,他擁有一份穩定工作,並心懷感謝曾送餐給他、替他找工作跟住所,還時常關心他的社工,讓自己的生命慢慢走回正軌,找到生活動力。

無家者社福組織提供暫時住所讓無家者慢慢走回正軌。(圖片:重修舊好提供)

如今徐天卓不僅經常參與「人生百味」的志工服務、四處演講分享流浪經歷,更計畫寫下自己的生命故事,希望藉由出版,影響更多人,讓社會更加關注貧窮議題。徐天卓認為,「只要肯為自己努力,抓住每一次可能改變的機會,無家者的生命也能出現一道曙光。」

施怡欣認為,台灣傳統的教育環境教導人們要認真念書、努力工作,成為社會的中間份子,導致許多民眾都對看起來無所事事、成天乞討的無家者有種不平衡心理,但他強調「他們不是不努力,只是條件沒有大家好」,唯有大眾正視引起貧窮的真正原因,才能破除貧窮長久以來的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