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议题层出不穷,民众却只能被动接受,缺乏抒发的管道。然而,应用剧场透过议题与剧场结合,深入探索民众真实生活,以论坛的方式进行,并让观众亲身上台与角色对戏,真正地体会当事人面临的处境,了解剧中每个角色所代表的涵意。借此,鼓励现代人反思社会现象,尝试勇敢发声。
编辑/陈君宜
记者/沈美辰、张碧珊、纪智鏸
照片提供/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
为民创团 聚焦议题
“民众是我创立剧团的最大动力!”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负责人赖淑雅强调,舞台只是传达故事内容的媒介,让观众反思当前社会问题才是表演的核心。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借由演出与生活相关的议题,来诉说社会真实面貌。
应用剧场与一般剧场不同,它不单只是由演员表演的形式呈现,反而着重于与观众的双向互动。其创办理念为描述社会现实,而反映人民的困境为主要演出内容。赖淑雅认为,以剧场作为媒介,是表现民众生活的最佳方法。她回忆,曾参与桃园县文化局为推广社区与剧场结合的计划,因而决定到社区与民众一同工作,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处境,除了让大众正视这些社会问题外,最终希望民众能借由与演员的互动,学习勇敢发声。
另外,赖淑雅谈到,剧场中一名学员曾在剧场课与大家分享父亲抗争的亲身经历,并认为这个故事在他的心里烙下无可抹灭的伤痕。在民国78年,台北县政府为盖污水厂而征收土地,当地的居民不愿被迫牺牲便起身反抗。然而,听完这个故事,一名妈妈学员有感而发的说:“我享受过的后花园竟是别人伤痛的旧家园。”借此,赖淑雅希望透过民众亲身演出这段过去,让现代人重新了解当时情况。
“一般人理解的剧场都是专业的剧场,大部分剧场的观点都是专业剧场的表现,相较之下,应用剧场因规模小而被视为比较不专业的演出,便不被重视。”赖淑雅感慨地表示,应用剧场曝光率不比一般剧场高,且大众对于剧场存有既定印象,认为一般剧场作品较有水平,却忽略了应用剧场本身不同的理念,因此,她决定集结戏剧领域的同伴,改变这样的生态,让应用剧场能占一席之位。
探究社会 反映民声
应用剧场不同于一般剧场,一般剧场仅将故事完整演出,观众单方面接收演出者表达的涵义,而应用剧场重点为扩大探讨社会议题。特别是应用剧场中的“论坛剧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教授于善禄说明,演出的过程中,观众透过演员生动的演技融入剧情并参与互动,更能针对其议题产生回应与思考。
近年来,台北市房价高涨,许多民众因此买不起房子。赖淑雅举例,近两百名阿美族原住民因负担不起台北市的房价,便在新店溪畔建立“溪州部落”,最后却因违建问题面临拆迁命运,引发一连串原住民保卫家园的社会运动。
“他们住宅权在哪里?”赖淑雅愤慨地表示,去年选举期间,现任台北市市长郝龙斌提出在帝宝旁兴建青年出租住宅的政见,但学者担心将可能被贴上“贫民窟”的负面标签,且市民基本需求是“安居”而非豪宅。
然而,为了结合高房价议题,他们将第一次的正式论坛剧场演出,定名为《小地宝》。故事深刻地描述建商和市场的炒作使房价高涨,政府却没有因应的政策,导致人民的住宅权遭剥夺。由于首演地点为新加坡,赖淑雅担心台湾、新加坡两地观众反应有落差;没想到却引起热烈的回应,也有观众提出办记者会的构想,并激动地融入剧情中,与饰演议员角色的演员对话,欲揭发剧中议员的恶行恶状。
饰演议员的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演员傅子豪表示,演出前,会先思考角色存在的涵意。“议员其实也是受压迫者!”他激动地说,观众虽认为议员本身是获利者,但事实上却因有资金压力而受压迫于建商。同时,傅子豪也开始反思台湾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并认为每个角色在某方面皆可能受到压迫,便转而将自己的不满,压制到他人身上,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赖淑雅说明,《小地宝》是应用剧场的的第一出正式表演,且台湾观众对这种探讨社会议题的“论坛剧场”仍然感到陌生,因此她致力于论坛剧场的推动,希望透过演员和观众一来一往的互动讨论,使剧场变为真实的“公民论坛”,刺激民众对社会议题产生更多想法。
剧场互动 激荡思考
应用剧场演绎的题材,大多来自观众面临的民生问题。于善禄表示,因为剧场表演是以观众当主角显示出社会问题,所以身分或成长过程都不尽相同,每当观众对剧情有所回应,就代表着某个社群的思维模式。而应用剧场表演到一个段落时,便会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中,观众能直接参与演出并表达自己想法,是属于开放性思考的剧场表演。
赖淑雅分享今年演出的作品《一雇二主》,主要描述金融风暴后,由于经济不景气,劳工被迫接受无薪假或是采用责任制工作,而剧情中提到现今社会中“派遣员”调度问题。他们被人力公司派遣到各企业上班,表面上为公司职员,事实上却受到人力公司及企业双方操控,不仅工作福利和正职员工相差甚远,薪资也在双方利益交换中缩减。赖淑雅提到,身旁多数朋友都曾体会到这种不平等待遇,希望能借此激发大众对劳工议题的新观点和视野,让剧场化为论坛,透过观众想法的交流,期待寻找出解决方案。她认为,剧场的每个议题都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种理性讨论,同时也是一种公民教育。
“一个人的力量无以改变社会。”赖淑雅表示,每次剧团演出前,她会偕同制作团队,寻找对论坛剧场有兴趣的剧场工作者,或是进入戏剧相关科系学校推广论坛剧场,并借由与学生的互动,让他们更了解剧场的表演形式。
赖淑雅说明,一个完美的演出,除了舞台设计人员外,大至导演、编剧、演员都是一同作业,且发想剧本、收集资料等过程,都是经由大家充分讨论,透彻理解事件发展,才能在观众上台演出时,每个演员都清楚该如何衔接剧情。
“假设论坛剧场是一套电脑软件,要进入台湾这台大电脑需要长时间的灌输。”于善禄表示,若剧团可发展一套教材流程或深入教育,让对此无概念的大众有一系列可遵循的方向,且透过政府鼓励支持,并稳定资金来源,便能维持体系内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