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看法]社论:志工服务下的隐忧

近年来,大学学子投身于志工活动似乎成了种趋势,伊甸基金会、新北市红十字会等非营利组织,也纷纷提供大学生至中国内陆、泰缅边境、印度、柬埔寨等地担任志工的机会,为当地带入教育资源,陪伴孩童学习成长。然而,当大学生借由此种所谓“服务人群”的方式体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时,却渐渐忽略了服务的初衷,进而衍生无数问题,最重要的,是未曾想过我们究竟能带给孩子些什么。

整个志工活动为期不到十天的时间,所有设计的教案内容,无论是卫生教育、趣味活动亦或心灵成长课程,一方面能给予孩子知识上的启发,获得更多的温暖,并培养其对自身的自信心,但另一方面,朝夕相处却使志工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绑架了孩子们的情感,离别的感伤和思念的重量,对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是种极为沉重的负荷。志工毫无预警的闯入了这群人的生活,并且匆匆离去,这一分离,说不定是一辈子的事情,这对单纯且重感情的孩子来说,无比残忍。

而大学生失去对于志工角色的定位,也造成一名志工于活动结束后,私下与内地学童以信件联系,负责团体为避免增加孩童不必要的生活负担,予以禁止,孩童在苦苦等候不到回应后,寄了封带有强烈自杀意图的遗书,使得该据点被迫中止,显示出孩子对于情感的重视与牵绊,也再再显示出这类活动中所包含的问题和隐忧。

国际志工活动着实别富意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事情的一体两面,认为服务的本质在于不求回报的借着自身的力量,改善一群人不利的生活情况,但这纯属住在都市的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或许在物质上,偏远地区孩子拥有的不多,但在心灵层面,却比身处你争我夺社会的我们健全、丰富太多太多,志工从孩子身上得到的,往往讽刺的大过于自身所能付出,而自负的你我,企图带进所谓的“资源”,却也是破坏原有地方特色文化风情的最大凶手。 
国际志工活动已到了一个需要做出变革的时间点,如何能让孩子得到更多实质上的帮助,改变以往旧有模式,让情感牵绊这最大的隐忧降至最低,将是国际志工服务最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