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幕后推手-纸作天堂 扎根梦想

让思念栖息在指尖
轻轻折入 一句句
未曾说出的感谢与问候
仔细熨贴
所有来不及弥补的缺憾
一刀一笔 刻划出
他所向往的 天堂
串起灵魂最遥远的距离
愿望 在点燃的瞬间
悄悄重生

主编/张韵婷
记者/陈君宜、李浩妍
照片提供/skea

 纸扎人的光影,蕴藏着多少历史的记忆;未完成的心愿,等待圆梦。扎骨、包堆、剪贴、框线、画笔,一手一划,追忆著埋藏心底的曾经,将最深刻的祝福,赠与挚爱。烈焰中的纸扎,灰烬中成就了亲属的天堂。纸虽轻薄,却乘载着灵魂最重的心意,座落另一边的乐土。
时尚纸扎 天堂概念

 “中国人不相信有天堂,认为死后的世界不值得期待。”skea时尚纸扎公司总监韩小艳感慨的说。烧纸扎品给往生者,是民间传统习俗,但比起相信地狱的存在,她选择亲手扎起一片美好天堂,并融合时尚感,借由充满情感的作品,改变大家对另一个世界的想像。
 有别于传统,skea纸扎多以现代化方式呈现,而时尚纸扎的概念源自一份孝心。2007年,韩小艳的外公因病辞世,当时,她走遍全台却找不到合适外公的纸扎品,因此她决定与好友连夜赶工,完成给外公的最后一份礼物-两层楼的日式温泉别墅,实现外公生前想到日本泡温泉的遗愿。在外公逝世一周年后,韩小艳又做了一个相扑台,希望能让在天堂的外公,能够体验看相扑比赛的快乐。
 韩小艳回忆,在燃烧给外公的相扑台时,她仿佛听见人们鼓噪的声响,而外婆的脸上也终于浮现笑容。韩小艳相信,纸扎烧去后,会使往生者收到心意。而人类纸扎、动物纸扎等,烧成后会有生命,她认为,这样的活体纸扎品会使往生者添业障,所以坚持不做。韩小艳表示,往生者才是他们真正服务的对象。因此,她做了各式的纸扎大楼,将它们命名为“天堂总部”后烧去,作为skea在天堂的服务处。
 此外,在制作前先了解顾客订购纸扎的原因及背后的故事,是韩小艳的另一项坚持。她说,经由如此,才能做出客户心目中的纸扎品,并实现往生者的遗愿。
 为了让客人感到放松,skea的店内装潢采用暖色调。韩小艳表示,这样的选择是希望给人安心舒适的环境。“客人跟我们说故事时,再难过都要忍住眼泪。”她认真地说,顾客来到店里,好不容易找到倾诉对象,希望能让他们带着笑容离开。她补充,纸扎物不仅能使家属心灵得到安慰,他们也相信,往生者在收到后会过得更好,这是种心态认同。
 另一方面,韩小艳提到,店里的每样纸扎作品都是客制化的,不事先囤积才能不造成浪费。因为对于品质的要求,skea时尚纸扎公司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往往比一般纸扎更费力,但她未尝放弃。有人曾问:“都是要烧掉的东西,何必那么认真?”但韩小艳坚定的回答,这不仅是敬业的态度,在制作过程中投入情感,将心意传递给往生者,这更是纸扎制作者的天命。
现代纸扎配合往生者的喜好,打造独一无二的住所,让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也能安心生活。
生命故事 用心实现

 “做纸扎最棒的地方,是可以为家属弥补他们认为做得不够的遗憾。”韩小艳笑说,从事纸扎业,实现客户的心愿时,那份满足与喜悦相当令人快乐。曾有一对老夫妻,为意外身亡的儿子订制3C产品,离去前,老太太紧握韩小艳的手说,“幸好有你们,不然我们这些伤心人该怎么办。”这让韩小艳更加确信,做纸扎就是他们的使命。

 韩小艳表示,客户不只是来付费的家属,更是亲自用到纸扎品的往生者。曾有日本客人看到纸扎屋后,惊讶地问能否改用设置的方式供奉先人,让来祭拜的亲属都能欣赏。但韩小艳认为,纸扎并非摆饰品,其存在的意义就是要进行焚烧,往生者才能够使用。

 “它不是手工艺品,它包括人的生活。”韩小艳微微笑,坚定地说出纸扎品对她的意义。“我们都有亲人逝世的过去,所以会视客人为亲人,用心感受他们的情感。”为客户打造独一无二的纸扎,是韩小艳一贯的作风。她感性的说,必须以同理心去完成每一件作品,纸扎才会显露生命,替人们传达最真切的感情。

 纸扎代表着一份珍贵的心意,也是给往生者最后的礼物。韩小艳回忆,有位客户几乎花光所有积蓄,仍坚决订制一栋十六万的纸扎房给逝世的父亲,期盼他能在天堂能过著最舒适的生活。韩小艳说,这份心意令人动容,所以当得知那位爸爸钟爱兰花,他们便不计时间成本,彻夜赶工,在纸扎豪宅的每个角落都加上兰花盆栽,让这位孝子的心意更为圆满。

 当然,也有顾客对“纸扎屋能否送达给往生者”持有疑虑。然而,韩小艳深信,只要怀着“往生者一定收得到”的信念去焚烧,辞世者就一定能收到。她分享,许多顾客事后都会梦到自己去世的亲人,在天上拿着自己的纸扎品,一脸幸福的模样。韩小艳感慨地述说,有位小姐一直很担心早逝的姐姐能否收到纸扎品,但事后接到她的电话说:“我梦到姐姐开着我送的车子,车上有我送的包包,她很开心。真的谢谢你们!”韩小艳说,客户真心的感谢,是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并期望日后能打造一个光洁明媚的天堂环境,而非刻板的阴曹地府,让人不再畏惧死亡。

skea团队为十岁小女孩打造梦寐的房间,慰藉失去爱女的悲痛,也延续女孩的童年。
创意教学 艺术传承

 对于纸扎,圆梦园纸扎教学创作室负责人王湘华却有不同的想法,信仰天主教的她希望纸扎能打破宗教界线,成为一门专门的“艺术”,而不再只是殡葬礼仪上的习俗。王湘华说,从事纸扎教学是兴趣使然,不同于一般店家只单纯提供目录让顾客选择颜色、类型,她坚持完全客制化,“每一件作品都是挑战。”王湘华笑着说,这也是她最引以为傲的成就。
 王湘华表示,最初接触纸扎是因为电视节目介绍而产生兴趣,认为学会后能赠送给已故父亲。然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她渐渐有了将其推广的想法,王湘华认为,纸扎除了能帮往生者达成生前的心愿,也能替在世者圆满心意,于是成立纸扎工作室,并取名为“圆梦园”。
 圆梦园成立后,王湘华发现,同样对纸扎感兴趣的人为数不少,但坊间却没有相关教学课程。于是她决定亲自授课,让更多人有机会学习这项技艺,而王湘华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成立纸扎教学教室的人。
 纸扎教学不像一般语言课程,学到的技艺是能用以谋生的,终身受用。王湘华认为,那些技术是种经验累积,她所教导的只能让学生节省在制作上钻研的时间,使学生做出属于自我风格的作品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课程中,王湘华尽量不让学生在课堂时间练习手工,而是着重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希望能产生不同的作品。
 从事纸扎业至今,令王湘华最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一对鹣鲽情深的老夫妻。丈夫去世后,妻子顿时失去生活重心,陷入意识不清的状态。当儿女带着她到圆梦园订购纸扎时,老太太双眼空洞的回忆著往事,不停流泪:“你们知道吗?我们结婚后,他不曾一个人在外喝过一口凉水,不曾一个人去看电影……。”王湘华表示,当时她真的能感受到老夫妻用心维系一辈子的感情,却突然失去一方的伤痛,这种感触让她深深体会到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是她心境上最大的收获。
 制作纸扎相当耗时费力,需要花极大的心思,王湘华认为,只让它火化太过可惜。她认真地说,纸扎之所以用于往生者,是被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所制约。王湘华希望,纸扎可以不只是佛道教的一种习俗,而能打破宗教界线以及殡葬用品的形象,将其做为收藏品,以一门艺术的形态去看待它,更能将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纸扎师傅运用巧思,为爱好日式料理的往生者提供了享用佳肴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