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網資訊雜亂 欠缺整合機制 公告不全 查詢困難 12/15研擬改善方針
100學年度學生擬創原住民社團 母語教學 族群互動 找回身分認同
啦啦隊軟墊破損 場地不足 成安全隱憂 學生盼加強防護 提高器材品質 延後熄燈時間
社論:實習的美夢
「名家語錄」專欄:積極的偷懶、積極的研究
「反思諸己」專欄:新聞界需要甚麼樣的新鮮人?
校網資訊雜亂 欠缺整合機制 公告不全 查詢困難 12/15研擬改善方針
世新大學公共事務處是對外溝通的管道,但其網站已逾一年未更新,校方表示因新連結架設中而停用。學生質疑,為何不在別處發佈消息,網站長期停擺不僅讓人無法了解學校近況,更凸顯效率不彰的問題。製圖/許詩愷、文/李固英 |
【記者/許詩愷、賴飛任報導】
世新大學以多元教育為經營指標,時常舉辦學術研討會及各種課外活動。但近日有學生反映,學校網頁缺乏公告整合平台,如果要搜尋活動資訊,必須先了解該活動由什麼單位負責,才能到該處室網站進一步搜尋相關內容,造成學生接收訊息的不便。
目前,學校首頁的「校園公告」專區由電子計算機中心負責維護,並提供各處室公告上傳權限,但其專區內容分類模糊,導致閱讀困難。負責統籌網站事務的世新大學主任秘書李功勤表示,祕書室僅監督校網佈告及更新情形,管理方式由各單位自行掌控。
口語傳播學系辦公室助理黎凡瑄說明,系辦會根據活動規模、目標閱聽眾人數多寡等因素,決定消息是否刊登於校網首頁。但新聞系一年級曾姓同學指出,曾想參加電算中心主辦的攝影課程,至首頁卻搜尋不到相關資訊,最後只好委託朋友將報名表傳給他,由於名額有限,差點錯失良機。
經常承辦傳播技能展等較大型活動的新聞傳播學院辦公室則補充,像日前《與大師對談─黎智英談傳媒與人生》座談會,礙於教室硬體設施有限,為了維護演說品質,便未刻意加強宣傳。對此,平常很少到傳播大樓上課,直到事後才得知座談會消息的社會心理學系二年級馬于蓁表示,活動可以採報名制限制參加人數,但每位學生都有得知訊息的權利。
廣電學系電視組二年級林虹君也認為,校方不一定將公告分享於校網首頁,導致學生無法清楚了解所有的活動訊息。她提到,常有主辦單位擔心人數不足,強制本系學生參加講座的情況發生。與其如此,不如從現有網頁進行改善,設立各類活動情報的佈告專區,加強資訊流通,讓真正有興趣的同學們得到學習機會。
「但學生也要思考自己接受訊息的管道到底正不正確?」廣電學系辦公室助理陳瑞玲解釋,校方活動多會利用電子郵件、簡訊等進行宣傳,但多數學生未確認個人資料是否正確,反而誤解學校沒有做好通知的責任。她認為,學生在追求「知」的權利前,必須先確認自己是否完成應盡的義務。
相較於世新,每日公告量更為豐富的淡江大學提供較清楚的網頁版面,各類訊息分類明確,還能以更新時間進行搜尋,一目瞭然。甚至學生社團、系學會辦活動時,只要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便可將訊息放置於學校首頁上進行宣傳。
對此,新聞傳播學院辦公室透露,日前成立的世新大學華人傳播教育匯流網(CCE-online)即是未來整合校園資訊的平台之一,校內任何單位、社團皆可申請訊息曝光,彌補現況的不足,成為校方與學生們的交流處。李功勤說明,由於目前世新網頁的硬體運作正常,並不會立即更新現有技術,但校長及電算中心已展開初步討論,將在十二月十五日的校務會議中研擬改善方法。
圖說:資料來源/世新大學校網頁、淡江大學資訊處 製表/許詩愷 |
100學年度學生擬創原住民社團 母語教學 族群互動 找回身分認同
世新大學原住民社團籌辦人蘇尤莉表示,學習傳統文化可以讓原住民彼此交流並找到歸屬感。圖為台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社舉辦母語歌唱大賽,體驗母語之美。照片提供/曾彧涵 |
【記者/楊婷瑜報導】
世新大學共計一四九位原住民學生(以下簡稱原民生),卻未有社團、資源中心等交流場所。有鑑於此,部分原民生將於一百學年度下學期申請成立原住民社團。籌辦人廣電學系電視組一年級蘇尤莉表示,期盼透過此平台,讓原民生彼此互動並學習自身文化,並在陌生環境中找到歸屬感。
新聞學系三年級康源晉說,從部落到都市念書後,難免被主流文化影響而遺忘傳統,可能不再說母語,或是很少回家鄉參與豐年祭。且社會對原住民仍存有學習能力不佳,沒有責任心等刻板印象,導致原民生容易對自己的身分失去認同感。廣電學系電視組一年級曾麗君則說:「離鄉背井到台北讀書的原住民小孩,如果可以擁有一個具有歸屬感的團體,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她指出,社團就是一個平台,能讓來自部落的遊子,找到家鄉的溫暖。
對此,生活輔導組助理陳愷儀表示會予以協助。她說明,學校已設置許多窗口,例如提供原住民獎學金及工讀機會,但因作業系統目前僅一人負責,有些應接不暇。因此下學期將成立的原住民社團,會請社員協助相關事務,幫助更多原民生。
蘇尤莉提到,社團章程目前仍在研擬階段,但已初步規劃相關社課,包括傳統技能教學,教唱母語、歌謠等。舉辦「原民週」,並發表教學成果會與不定期演出,讓社員從中學習,也帶領非原民生體會其中的樂趣。
對於世新大學即將創立原住民社團,臺灣師範大學原住民研究社社長曾彧涵指出,社團的重要性在於分享想法,讓彼此對原民文化有更深一層的體認,不再害怕承認原民身分。最重要的是推廣與發揚,藉著舉辦原住民相關議題的座談會,拯救日漸凋零的文化。
中國文化大學原住民文化薪傳社原住民社社長尤奕荃表示,起初許多社員可能只是抱著聯誼的心態入社,認真想了解文化的人也不多,應要舉辦許多反思與回鄉服務等活動,使社員更加了解原民文化的珍貴內涵。
雖然社團尚未成立,但蘇尤莉已如火如荼地規劃社團的未來,她表示,希望可以讓社員在社團裡找尋遺失的東西,可能是一份認同,或是一個家的感覺,更希望可以找到身為原住民的驕傲。
啦啦隊軟墊破損 場地不足 成安全隱憂
學生盼加強防護 提高器材品質 延後熄燈時間
【記者/李固英報導】
日前中國科技大學發生啦啦隊員練習時墜地死亡的意外,造成社會對啦啦運動安全的關注。世新大學雖在九十九學年度明訂限制部分競技動作,但校內場地不足與軟墊破損仍為安全隱憂。學校啦啦隊負責人李敏玲說明,世新是國內少數會提供軟墊的學校,防護措施已算十分齊全。
公廣學系系學會會長陳俊元表示,防護軟墊能保障上層隊員在拋接練習時,免於嚴重傷害。但目前的軟墊太薄,期望能比照校隊規格。對此,李敏玲回應,如果練習時都按照學校規定,其實已達到保護的效果,且系隊不需操演高難度的職業級拋接動作,並不能和校隊相提並論。
新聞系啦啦隊總召集人黃泊評認為,除了規格,墊子之間的連結處多有破損亦造成保護漏洞,安全度有待評估。李敏玲說明,連接處有瑕疵並不影響練習安全,若損壞太嚴重,可至體育室更換墊子,希望同學珍惜使用。針對練習場所的問題,黃泊評指出,雖然學校已平均分配場地,但大部分都無法遮風避雨,每當雨天,基於安全考量,會到景美橋下、中正紀念堂等地進行訓練。「想拿第一的隊伍都會到校外練習!」陳俊元坦言,校地不足導致各系向外尋求場地,甚至在比賽前徹夜佔場,只為獲得佳績。建議學校能與合格場地合作,或提供安全標準以供參考,降低學生在外練習的危險性。
廣電學系系學會會長張文碩表示,學校操場固定於晚上九點熄燈,為了能夠多加練習趕上比賽進度,學生也只好往校外尋找場地。希望能在比賽前幾週加長開放時間,比到校外練習更安全、有效率。對此,李敏玲則解釋,校方必須考量學生夜間留校的安全性,以及周遭居民的安寧,無法立即給予承諾,但會將此建議提出討論,尋求最好的解決方式。
社論:實習的美夢
實習是一個學校與企業的連結,企業界抓住學生族群「畢業即失業」的焦慮心,推出在學時就能夠在企業實習的專案,企業提供環境讓學生累積經驗和人脈,學生對實習趨之若鶩愈來愈明顯,學校更將實習作為必修學分,教育部更在1974年發布行政命令《建教合作實施辦法》將實習合法化,學校和教育部都開始鼓勵學生在企業實習,讓學生也認為實習應該是在進入社會前的必經之路,就像男生都要當兵,成為真正的男人一樣弔詭。
首先,企業為何要浪費資源和人力來照顧一群乳臭未乾的實習生?也許他們真正在為未來的公司人力資源在做培養,省去了培養員工訓練期的時間和薪水,實習就像員工試用期一樣在為企業製造利潤,但卻不領薪水地努力工作,只為獲得一份正式職位而奮鬥。經驗成為工作的首要條件,沒有經驗就會找不到工作,因為企業根本沒有時間訓練一個他們認為什麼都不會的人,企業要的是能夠直接進入職場工作的人,所以實習或是職前訓練不支薪就被企業塑造為合理化的行為。
其次,為何學生要像搶破頭似的爭取好的實習機會?學生到企業實習不只是為了要學會職場的工作技能,更是要增加人脈,以利以後工作有更多的機會,也就是有比別人優先卡位的機會,所以才可以不支薪或是比基本工資低都願意實習。但實習真的可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或只是一場優先卡位的美夢?以新聞記者實習為例,新聞企業以多種方式供在校生實習,其中以在企業實習和在學校實習為大宗,學校實習也就是成為校園記者,有機會能夠在媒體的網站或印刷品中登上自己所寫的新聞,讓實習記者頗有成就感,但真的能獲得所謂的工作機會嗎?其實不然,比如要進入報社工作還是要通過資格考試,也使得實習是進入報業的唯一道路成為弔詭,亦即在媒體實習獲得的只是名聲和產品現身等兩種讓實習學生獲得成就感的因素,而獲得正職工作卻不一定。
最後,學校與企業也在進行「建教合作」的教學,名義上是能夠讓學生盡快接觸業界的環境,盡可能快速和業界接軌,但卻像社會思想家馬克思(Karl Marx)所預言,學校體系培養出「勞動後備軍」(Reserve Army of Labor),以補充受不了企業剝削的勞工離職缺額。實習究竟能獲得什麼?只有實習生自己瞭解得到什麼,但也要明白企業要求實習的背後意涵,才不至於化做一場無知的美夢,作為被企業剝削的無知勞動者。
一個過於浮濫的概念是:起於網路世界匿名性強、便利性高以及人際平板化的原故,以致WEB 2.0世代淪為無禮且耽溺自我的一代,因而動輒可見或將信件套用直接寄給受訪者(朱學恆事件)、或直接向受訪者索討資料(張大春事件),乃至要求受訪者提供答案(侯吉諒事件)。
然而,此類事件豈只發生於網路?亦即在媒體不假思索的論述下,網路被膨脹為評判事物良窳的單一標準,人的自主性從中被抹煞,主體亦消散無蹤。但回歸基本的處世態度,所謂無禮、不具名凡此種種,皆屬既存事實,故而與其喋喋不休於媒介特質與新世代的關聯,無寧關注:長期以來,台灣高等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以侯吉諒事件為例,疑似朝陽科技大學學生未嘗做足功課,即發信向侯吉諒尋求解答,論者或以為,此舉當屬正面作為:積極尋求解答何錯之有?「請益大師也是一種研究,不是嗎」?但從獨立思考層面切入,尋求答案的前提,應是研究者立基於前行代知識系譜的理解與獲取,而非毫無認知的等别人給答案。再者,所謂研究結果並無絕對的「正解」,唯盡力趨向「求知」之可能而已,侯吉諒事件的學生預設了「標準答案」,無非凸顯台灣教育向來講求單一價值的僵化思考。而積極的尋求解答並不代表積極的用功,反而往往在渾然無知無禮的情況下,淪為「積極的偷懶」。
至此,侯吉諒事件引領幾點思考面向:首先,台灣高等教育恆常漠視獨立思考,以致學生少批判而多附庸於主流價值;其次,在強調經世之學下,理論與實務遂成二元對立,汲汲營營的「小學」之道取代了「大學」安身立命;最終,在實務導向下,批判論述宛如跳梁小丑,沉默與習以為常才是王道,鞏固現狀需要的並非異議,而是機械反覆的技術與執行力。
故侯吉諒事件並非純粹的網路事件,而應擴大解釋為「大學獨立思考精神的逸失」,即:何以台灣高等教育口口聲聲追求卓越計畫,卻頻頻上演學生疏於思考的網路事件?何以台灣高等教育信誓旦旦打造無線上網環境,卻連基本的資訊素養都未授與?尤有甚者,教師本身礙於評鑑制度也淪為討好學生的鄉愿,作業簡化而經常與個人生命經驗無關,「複製-貼上」遂成為兩造惡性循環的默契。
積極的研究是西方哲人求知的基本精神,但積極的偷懶卻是國內學子面對研究的態度。在知識分子(追求真理)與讀書人(學而優則仕)的差別意涵下,研究成為晉官加爵之跳板,真理宛如海市蜃樓,也無怪乎,台灣的大學要擠進全球百大排名,仍有一段長遠的道途必須超克,國內的高等校園網路事件想要避免,還有無數次攻防值得正視。
(筆者為知名小說家張耀仁)
新聞界怎麼看待「世新人」?跟其它學校比呢?各媒體會不會有特別喜歡排名?一串問號,真是大哉問,其實應該問的是:世新人準備好了嗎?何謂「準備好了」?包括準備什麼、怎麼準備。前者指態度,後者指學習。態度對了,學習才會有效果。
在世新要學什麼?所學到的「武功」是新聞界所需要的嗎?對於所開課程有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學校責無旁貸。以數位化為例,政府喊了好多年,明年終於要上路了,包括無線電視台全面轉換,以及之後有線電視台的跟進,校園裡的軟師資)硬(設備)體準備好了嗎?學生們要準備什麼?帶著愉快又期待的心情,踏入象徵長大成人、實現夢想的大學校園,可曾想過四年後要拿什麼跟老鳥一較高下?現在的新聞界有多競爭呢?平面媒體有夕陽化的壓力,人力不斷精簡;電子媒體則有人才斷層、流動率太高的問題。
以電視台為例,新聞電視台太多,大家都需才孔急,都想搶好手,結果反而造成高流動率。新進人員跳來跳去多是為了加點薪水,但能力有跟著提升嗎?這要從二個層面來看,一是電視台有足夠的教育訓練嗎?二是你自己又有多用功呢?
「哪個學校畢業的」不重要,「功夫」好不好才是真正關鍵。縱使是剛踏出校園的新鮮人,電視台還是會寄望你已經什麼都會,這就關乎學校教了多少,以及你有沒有學好。要知道自己的「武功」夠不夠,先進「江湖」試水溫,親身體驗電視台運作,才能看見自己的不足。新聞是由受訪者而來,採訪、寫稿學校都會教,但真正進戰場,會發現沒這點能耐真是不夠,因為你還必須要有許多能力,包括如何找新聞、掌握新聞的來龍去脈,學習經營人脈、跟採訪對象互動,以及跟長官溝通得到新聞,最後還要學會寫出好的新聞稿。
學校大多致力於教授專業知識,技能訓練反倒是次要,人文素養的陶冶更是少之又少,影響著學生們看事情的廣度和深度,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最普遍不足的是:無法觸類旁通、缺乏觀察力、文藻辭彙少。結果是:成語不會用、白字一大堆,連時下流行的名詞「吸睛」也能講成「吸晴」,不但寫不出好的新聞稿,也做不出好的現場連線。
新聞界需要什麼樣的新鮮人?學校教的和學生學的同樣重要,然而學完功夫下山比武的畢竟是學生自己,你準備好了嗎?
(筆者為三立財經台總編輯敖國珠)
本文同時刊載於新聞人報社正期刊289期二版,點下圖可放大觀看
世新大學新聞人報社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