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反服貿十週年 民團籲兩岸監督機製法制化

【記者/蔡翌暄、籃沁妤 攝影/蔡翌暄】

反服貿運動於今年邁入第10週年,經濟民主連合9月24日為此召開「反服貿十週年」研討會,邀請太陽花學運各世代參與者,回顧台灣過去10年的政經情勢變化及太陽花運動推展,同時檢視兩岸貿易的新挑戰。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期盼,國人能謹記反服貿教訓,將兩岸監督機製法制化,穩定台灣主權國家地位。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稱服貿協議)於2014年強行通過審查,引起民意反彈,促成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以強烈態度向時任馬政府表達抗議,阻擋服貿協議生效,也使台灣憲政民主程序獲視。

談及服貿協議若在當年生效,賴中強指出,不僅將衝擊國內就業市場,也恐影響國內經濟體與金融市場,甚至會危害台灣政治與社會,而太陽花運動當年擋下服貿協議提出的4大訴求,包括退回服貿協議、兩岸監督機製法制化、先立法再審察,以及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就是為了阻止兩岸經濟一體化。

「太陽花是勝利的。」賴中強提及,時任立法院長王金平當年曾做出承諾,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將不召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相關團協商會會議,才得以保障「先立法再審察」訴求。不過,他認為,兩岸簽訂協議應將兩岸監督機製法制化,並以參與式民主進行,使民眾意見能在國會充分發聲。他也希望國人記取當年服貿黑箱通過的教訓,穩定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維持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攝影:蔡翌暄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太陽花是勝利的。

針對太陽花運動中唯一未達成的訴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民間版監督條例起草人丘文聰提出,台灣「代議制度」已失能,民代及政治菁英掌握過大的權力,使立法監督行政的功能失效。若以「審議式民主」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人民有資格參與國家大事,並監督政府做出行動,除了能使程序透明化、資訊開放,更能提高立法監督的效能。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俊宏建議,將民主代議改為「沙漏型憲政」,讓民眾從議程設定、成立修憲公投案,乃至於公民複決,都有全程參與修憲的資格,政府也能接受更多各方意見。「憲法是人民寫給政府的一封情書。」他期盼,透過凝結民眾意識,強化憲政體制的正當性,讓公民有意願參與憲政,加深對憲改內容的認同感,並對台灣政治體系抱持期待。

「公民團體並非政治人物的陪襯。」太陽花學運代表莊程洋強調,公民團體聲量逐漸薄弱,欲提出訴求都須與政治人物合作,然而民團若成為政治人物的陪襯,恐失去發言地位,因此他呼籲民團與公部門相互扶持,並建立去中心化的空間,使各階層人士都能接觸到不同主張,讓每一個訴求都有機會被看見。

攝影:蔡翌暄 太陽花學運代表莊程洋強調,公民團體並非政治人物的陪襯。

中央研究社會所研究員、太陽花學運參與者吳介民則認為,近年美中經濟制裁、全球經濟重組,以及外資從中國相繼移出,均顯示出中國經濟前景暗淡,因此相較與中國進一步合作,將台灣推向國際市場才是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