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郑南榕遗物3D建模展览 白色恐怖受难者:精神应传承

【记者/阮尉宸 摄影/辛恩】

行政院为纪念《自由时代》杂志社创办人郑南榕对争取言论自由所作贡献,将每年4月7日订定为言论自由日。国家人权博物馆于6日宣布启动郑南榕纪念馆3D线上展览,盼透过科技让世界看见台湾民主化历史。郑南榕的女儿、郑南榕基金会董事长郑竹梅呼吁,大众应正视那段历史,并谨记郑南榕的反抗精神是出自于爱,而非仇恨。

主张争取全面言论自由的郑南榕,因在杂志刊登《台湾共和国宪法草案》,遭警方以“涉嫌叛乱”罪名逮埔,最终他自焚反抗。而后为纪念郑南榕争取言论自由的舍生奉献,郑南榕殉道原址不仅改建为郑南榕纪念馆,国家人权博物馆与郑南榕基金会也在今年合作,将郑南榕纪念馆及其手稿、随身物品、杂志社等物件,以3D建模方式展现,带领民众身临其境解严前后的台湾社会。

郑竹梅表示,现在听见的受难者故事能被不偏颇的记录下来,皆是因民主前辈们的牺牲。他呼吁,大众应正视那段历史,并谨记郑南榕的反抗精神是出自于爱,而非仇恨,是为了让未来世代过得更好。

摄影:辛恩郑竹梅说,大众应谨记郑南榕的反抗精神是出自于爱,而非仇恨。

郑南榕基金会终身志工叶菊兰提到,自由会消失因此需要不断争取,只有透过不断述说台湾的故事,才能让下一代理解上一代所经历的苦难。过去他认为,郑南榕的故事在事发34年后会被遗忘,但透过3D线上导览,郑南榕为言论自由舍身奉献的故事又得以重新被全世界看见。

“自焚是一种最沉默的抗议,是一种最悲剧性的抗争。”白色恐怖受难者蔡焜霖指出,郑南榕用生命换取言论自由的精神,不仅是那个时代浪潮下的抗争,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展现。他也引用哲学家卡缪的名言“我反抗,故我在”强调,大众应牢记郑南榕反抗不义的精神,并将其传承下去,让下一代的台湾人可以持续记住郑南榕为民主言论自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