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詩婷 攝影/吳欣庭】
教育部自2010年推動「每週一餐無肉日」計畫(下稱週一無肉日),實施至今已逾10年,據調查指出,參與此行動的學校不增反減,且仍有34.35%的學生抱持「就是要吃肉」的觀念。對此,立法委員劉建國、莊競程、陳椒華16日與數個民團舉辦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落實健康飲食教育,積極達成「多蔬少肉」的目標。
教育部2010年行文全台國中、小,推行週一無肉日計畫,鼓勵校方每週選定一天為「無肉日」,達到健康、減碳的雙重目標,希望藉由提倡低碳飲食,鼓勵學生有更健康、均衡的飲食觀念,也能達到環保教育目的。
今年適逢政策施行10周年,據關懷生命協會委託全台「學校負責處室或營養師」填寫的問卷調查顯示,執行週一無肉日的校數從2010年的1638校,在2020年則減少到1476校,共計減少162所。
針對問卷調查內容,關懷生命協會理事長張章得分析,對比各校每週一次實施無肉日的頻率,從2010年的67.06%下滑至2020年的55.69%,呈小幅衰退,此外,他也指出,學生對於蔬食餐的負評雖有減緩趨勢,然而「就是要肉」的心態高達34.35%。
劉建國呼籲,衛福部應加速將「營促法」草案送進立法院。
台灣友善動物協會共同創辦人、藥師張家珮說明,紅肉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且根據國際研究期刊Lancet Oncology研究指出,每天吃超過100克的紅肉,便會增加17 %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然而台灣有近四成青少年,每日紅肉攝取量卻已超過100公克。
張家珮呼籲,政府應破除民眾對於「要吃肉才健康」的錯誤迷思,正視並立即著手改善國人過度肉食的問題,否則推行蔬食日,學生仍會因補償心態,在平日吃更多肉。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表示,台灣早在1982年即草擬「國民營養法」草案,但38年過去,這部攸關國民健康的專法仍未走出政府大門。他也提到,至今仍有許多人不曉得每日飲食指南的內容,更別提該指南強調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對此,他呼籲,衛福部應加速將「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下稱營促法草案)送進立法院。
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師生,分別帶來預算僅約40元的餐盒。
曾任教育部部長的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為了使更多人喜歡蔬食,佛光大學健康與創意蔬食產業學系的三位師生,分別帶來他們研發三款預算僅約40元的午餐餐盒,希望證明蔬食經過搭配,仍能做到營養又可口的目標。
針對民團以及立法委員的訴求,教育部國教署專門委員邱秋蟬表示,目前仍有72.4%的學校在執行週一無肉日,其中部分學校是彈性調整無肉日的日期,並非所有學校都在週一執行。
邱秋蟬表示,部分學校是彈性調整無肉日日期,並非都在週一執行。
邱秋蟬也強調,針對料理蔬食的部分,已有對廚工辦理提升蔬食廚藝的研習活動,同時也樂意與佛光大學合作,由大學系統帶動國中、小的廚工提升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