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长投票率如未超过百分之十 解散风险依然存在
【记者/庄咏豪 】
然而造成选情冷漠的情况,身为当年选委会主委的翁煌德指出,世新学生会长年来举办演唱会、电影放映会等活动,文宣、活动造势、号召的能力确实有目共睹,但是在无形之中被定位为社团性质的团体。 另外,一连串的行政问题如新任校长上台后的措施令学生普遍不满,像是“冷气温度事件”,还有去年底校内最大规模的抗议运动,“橱窗布置强制撤离事件”,令学生认为校方无视学生权益而感到失望,学生会是否为良好的沟通管道,遭到质疑加上学生在网络匿名社群平台的抱怨也使学生会备感压力,造成有参选理想的学生却步。
对于世新学生会候选人难产的窘境,前中国民运人士、清大教授王丹,在脸书po文发表意见,认为世新并非小学校,竟然出现无人愿意参选,他认为,这与台湾大学体制中,学生会本身权力有限,导致学生兴趣缺缺有关,文末,王丹说:“今天,你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明天,当你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就没有资格抱怨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新闻系黄姓女同学认为,其实一直以来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本来就不高,今年第14届学生会的努力能够让人印象深刻,但却与校方关系紧张,新校长上任后,一连串的争议浇熄学生对公共事务参与的热情。
根据联合报报导,学务长李文志澄清,校方一向愿意与学生沟通,没有打压学生;学生会长选举难产,主要是大家对学生会长期望大;加上社群网络发达,稍有闪失就变成网络匿名攻击的目标,也会让有意参选的学生有压力。
校方与学生对于学生会的互动虽然紧张,翁煌德认为,本届学生会长在学权方面也并非没有着墨,他上任之后致力举办“学权周”,希望透过活动提升学生对自身权益维护的意识,也让少数人的服务热忱及理想延续。
目前为学生会长候选人的张芸瑄表示,原本打算参选学生议员,透过脸书发现无人参选会长,觉得必须有人让学生会这个校方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管道成立,遂决定参选。而副会长候选人,饶芮瑀,目前也担任行管系学会副会长一职,她表示参与系学会的运作后,更直接地了解系上同学对于学校的诉求,希望透过此次选举,站在学生的立场争取权益。
谈到学生会的愿景,张芸瑄表示,希望在设备上、制度上,都能为学生发声。也希望校方借由和学生会的沟通及协调,看到学生真正的诉求,也期许学生可以更主动积极争取权益,继续支持学生会,维护身为学生应享有的权利。
根据选委会统计,今年可实行投票人数为9707人,届时投票人数必须达到970人(含)以上,本届候选人才能顺利当选,使学生会得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