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 管中祥
世新大学新闻系实习媒体“小世界”,日前出传出记者傅心怡所写有关学费的稿件遭到撤除,引发各界哗然。傅心怡的脸书写着:“舍我先生,我要说话”表达对撤稿的不满,不过系方回复,并非因为校方施压,而是根据刊物定位做的决定。
姑且不论“小世界”撤稿的原因,这样的过程已引发外界诸多揣测,对于学校的形像也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这次的撤稿事件并不是个案,许多学校的实习媒体都发生过类似的争议,虽然未必是撤稿,但因“非技术”因素要求实习媒体更改内容的情形时有所闻。
媒体的自主性一直是公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图为2012年7月31日反旺旺中时并购中嘉行动。 摄影 曾原信
许多人或许觉得,发生这样的事并没有什么大了,未来在业界也一样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学校也只是社会的缩影,这样作也只是让学生提早“社会化”,学生早点了解业界的生态,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但,如果是这样,何不甘脆让学生直接去业界工作,直接“社会化”就好了,学校的存在还有什么必要?更何况,未来的记者如果遇到老板不当对待,就只能摸摸鼻子随波逐流,难道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徜若真是如此,学校又有什么存在的理由?何不高中毕业就去业界工作?或者请业者自己办学校,直接教授业界的工作伦理及价值,按表操课,大家都会开开心心,也不会认知失谐。
“新闻教育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讨论课题,特别是社会及媒体境变化快速,新闻媒体的传统价值大受挑战,老板为了私己利益干预记者的情况再普通也不过,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必须努力的告诉学生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实践理想。
理想上,新闻教育除了技术训练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养成外,如何培养实践理念的勇气与能力,培养一种有知识、有技巧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也是同等重要。老师及学校也必须容许被学生讨论批评与讨论空间,甚至鼓励这样的行为。反叛是需要练习的,当一个学生在学校无法有道理、有知识、有勇气、有技巧地批评学校和他的老师,就算毕业之后当了记者,被驯化惯的新闻人,也很难有力量地批评政府错误的施为,或者抵挡老板不当的要求。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精神是“反叛”,学校本是学生学习反叛的重要场域。
当然, 业界不是铁板一块,并不是所有的媒体老板或主管都是唯利是图、欺压劳工,记者和主管的关系也不是全有全无的零和战争, 但白说,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或能力,甚至是机运可能对抗老板。况且,对抗,也不是实践理想的唯一方式,只是传播教育该如何告诉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实践理想,其实是更重要的“实务”课程。
如果主管要你作脑残新闻,除了顺从或反对,有没有什么回应的方法?老板要你作置入性行销,除了乖乖接受或大声说“不”,还有什么回应的方式?如果你被不当调职或无故解职,除了摸摸鼻子自认倒楣,干在心里,有没有什么申诉管道?如何寻求法律救济?面对自己的权益不当受损的危机,是不是早该组工会?你知道如何组工会吗?
面对上述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记实避祸的策略?有那些内部与外界的资源可以协助?前辈的“成功”经验如何取得?这些都是新闻教育必须反复思索、研究、互动、模拟、实践的课题,但也是新闻教育经常忽略的问题。
外界的环境对新闻理想不友善,有时候其实是“宿命”,也是必然,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有差距,只是新闻教育若直接放弃理想,或无法应变现实,与实务对话,那么新闻教育存在的意义,恐怕得重新讨论了。
作者为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 ,长期参与媒体改革运动、并关注人权与文化议题。强调媒体改革运动的核心价值为传播公民权。
●编按:本[N看法]欢迎世新大学校内外人士投稿,题材以学生话题、教育、多元文化、社会议题皆可,有兴趣者,可投稿至www.nlognews555.com
世新大学新闻系实习媒体“小世界”,日前出传出记者傅心怡所写有关学费的稿件遭到撤除,引发各界哗然。傅心怡的脸书写着:“舍我先生,我要说话”表达对撤稿的不满,不过系方回复,并非因为校方施压,而是根据刊物定位做的决定。
姑且不论“小世界”撤稿的原因,这样的过程已引发外界诸多揣测,对于学校的形像也造成负面影响。事实上,这次的撤稿事件并不是个案,许多学校的实习媒体都发生过类似的争议,虽然未必是撤稿,但因“非技术”因素要求实习媒体更改内容的情形时有所闻。
媒体的自主性一直是公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图为2012年7月31日反旺旺中时并购中嘉行动。 摄影 曾原信 |
许多人或许觉得,发生这样的事并没有什么大了,未来在业界也一样会遇到类似的情形,学校也只是社会的缩影,这样作也只是让学生提早“社会化”,学生早点了解业界的生态,没什么好大惊小怪。
但,如果是这样,何不甘脆让学生直接去业界工作,直接“社会化”就好了,学校的存在还有什么必要?更何况,未来的记者如果遇到老板不当对待,就只能摸摸鼻子随波逐流,难道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徜若真是如此,学校又有什么存在的理由?何不高中毕业就去业界工作?或者请业者自己办学校,直接教授业界的工作伦理及价值,按表操课,大家都会开开心心,也不会认知失谐。
“新闻教育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讨论课题,特别是社会及媒体境变化快速,新闻媒体的传统价值大受挑战,老板为了私己利益干预记者的情况再普通也不过,但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必须努力的告诉学生如何在现实环境中实践理想。
理想上,新闻教育除了技术训练及社会科学知识的养成外,如何培养实践理念的勇气与能力,培养一种有知识、有技巧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也是同等重要。老师及学校也必须容许被学生讨论批评与讨论空间,甚至鼓励这样的行为。反叛是需要练习的,当一个学生在学校无法有道理、有知识、有勇气、有技巧地批评学校和他的老师,就算毕业之后当了记者,被驯化惯的新闻人,也很难有力量地批评政府错误的施为,或者抵挡老板不当的要求。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精神是“反叛”,学校本是学生学习反叛的重要场域。
当然, 业界不是铁板一块,并不是所有的媒体老板或主管都是唯利是图、欺压劳工,记者和主管的关系也不是全有全无的零和战争, 但白说,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或能力,甚至是机运可能对抗老板。况且,对抗,也不是实践理想的唯一方式,只是传播教育该如何告诉学生在现实的环境中实践理想,其实是更重要的“实务”课程。
如果主管要你作脑残新闻,除了顺从或反对,有没有什么回应的方法?老板要你作置入性行销,除了乖乖接受或大声说“不”,还有什么回应的方式?如果你被不当调职或无故解职,除了摸摸鼻子自认倒楣,干在心里,有没有什么申诉管道?如何寻求法律救济?面对自己的权益不当受损的危机,是不是早该组工会?你知道如何组工会吗?
面对上述的问题,有没有什么记实避祸的策略?有那些内部与外界的资源可以协助?前辈的“成功”经验如何取得?这些都是新闻教育必须反复思索、研究、互动、模拟、实践的课题,但也是新闻教育经常忽略的问题。
外界的环境对新闻理想不友善,有时候其实是“宿命”,也是必然,理想和现实本来就有差距,只是新闻教育若直接放弃理想,或无法应变现实,与实务对话,那么新闻教育存在的意义,恐怕得重新讨论了。
作者为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系副教授 ,长期参与媒体改革运动、并关注人权与文化议题。强调媒体改革运动的核心价值为传播公民权。
●编按:本[N看法]欢迎世新大学校内外人士投稿,题材以学生话题、教育、多元文化、社会议题皆可,有兴趣者,可投稿至www.nlognews55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