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看法]真實的電影,娛樂的新聞──觀看蘇澳洪災的另類視角

琦琦
  蘇澳遭逢百年來最嚴重的洪災,我們透過媒體即時見證了惡水的威力。然而我們究竟在「看」什麼?電視媒體以不斷重播、插播、24小時不收播的方式帶給觀眾第一手的資訊,搭配開場動畫、剪輯和配樂,營造出戲劇化的效果,至此,真實已轉化為一種景觀(spectacle)。

  作為觀眾的我們的「看」,是一種最盲目的觀看。我們看到大水淹進幼稚園的影像、談話性節目上名嘴們指責政府的影像、氣象專家分析颱風未來動向的影像,可是我們看不到我們「注視」的原
因──即媒體所搬演的整套假事件(報導、辯論、專業論述),都是為了滯留我們的目光,提供消費與再消費的可能。

  我們的「看」也是一種最不負責的觀看。我們既在場又不在場;既享受土石崩落、風雨橫掃的刺激可怕,也享受著身在室內的安全舒適。或許,當新聞從災民悲傷臉龐的特寫,跳接到金鐘盛會的歡樂氣氛時,我們能感受到媒體本身的反諷性(災民只是消費體系中用過即丟的符碼),那一絲罪惡感卻在「轉台」瞬間煙消雲散。(所以,新聞不是娛樂節目是什麼呢?它至多也只配歸類為一種「嚴肅的娛樂」)

  今日,新聞和電影已再無差別,事實上,新聞可以比電影更像電影。創意旅行社遊覽車的失蹤乘客無論生還與否,都將演變成一場精采絕倫的救援戲碼(如同智利礦災),活著是奇蹟,死了是屍體,只要我們這些觀眾還在關注後續發展,「災難即商機」的公式永遠成立。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中曾質疑,對於戰爭、災難、創傷的影像,我們非得一再地去觀看嗎?──21位乘客的死活與大眾何干?我們有什麼權利以這麼近的姿態,觀看他們的命運?

  整個新聞走向最令人感到褻瀆的部分,莫過於各新聞台向觀眾徵求「最新的災區畫面」。請問,我們為什麼要上傳/觀看這些畫面?它有助於我們判斷災情進展(然後繼續躺在沙發上?),還是說穿了我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窺視的慾望,以製造災難片的另一波高潮?用布希亞的話來說,「這是我們的殘酷劇場」,媒體和觀眾聯手導演了這一齣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