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新聞人電子報 攝影/張煒堃】
世新大學昨(14)日下午1時30分於管院國際會議廳召開學雜費調整說明會。會議分為校方報告財務狀況和支用計畫、學生提問等二部分,另扣除學生代表發問外,剩餘30分鐘僅夠4名學生提問。
學生發問時有2位學生不滿提問時間過短和校方回應,數度打斷副校長陳清河回應,最終陳清河以時間不足為由,於15:09宣佈散會。
本次說明會校方維安層級較過往高出許多。校方在會前發佈《說明會配合事項》,強調為維護場內秩序和維護師生安全需憑證件入場、不能將隨身背包帶入場內,需寄放於置物區。此外亦有學生反映因「攜帶臨時學生證」、「遲到」而遭拒入場。
針對超高規格維安、僅有極少數學生能夠提問,本報下午致電教育部高教司李姓科長。他表示,仍希望校方與學生的溝通,盡可能公開透明,但礙於學雜費調整仍在校內溝通階段,因此不便對各校狀況做評論。
高教司也強調,學雜費調整相關資料送進教育部後,教育部將實質審查所有資料,也包含校方與學生溝通的情形。
※以下為本次會議Q&A重點記錄
Q1:(學生會提問)平時有學生代表參加的會議時間都定在週三下午,而這次說明會卻制定在禮拜一下午的用意為何?且5月9日召開審議小組會議,上週才公佈說明會時間和意見陳述管道,過於倉促。
校方:為什麼不選在禮拜三或者禮拜五,我們想了很久。不管選在任何時段,同學們都會有意見,想來參與的人會說「你為什麼找我麻煩,特別選在這個時間不讓我來參與」,我們的禮拜一到禮拜五都有課,若時間排在晚上又會有同學說「刻意避開我們平常來學校的時間」,所以真的很難,至於為何選擇時間為一點半到三點,三點之後同學和老師們還有課。
至於「為何如此倉促」,校方4月3日收到教育部通知,4月13日召開審議小組籌備會,經內部資料整理完畢後才召開正式的審議小組會議,送件截止時間是5月底,這個時間對我們非常有壓力,因此才做這樣的安排。
Q2:(學生會提問)支用計畫中,與上次在審議小組會議上看到不相同,請校方解釋增加或減少部分之用意。
校方:主要是第二次審議會議上,針對學生會長、議長在支用計畫上提出的意見做了修正,將作為後續發展的考量。
Q3:(學生會提問)學生代表參與決策決議會議的用途,學生在意見陳述管道表達的意見和回復,是否會納入決策決議會議供師長參考。
校方:陳述管道自5月9日開放至今已有59個問題,這59個問題須各處室或各院答覆後,才公佈在網站上。這些在意見陳述管道上的意見,也會在接下來的決策會議上討論。
Q4:(學生議會提問)審議小組會議原本只編列課外活動25萬經費,後來經學生代表爭取到100萬,具體用在哪裡?
校方:審議會議上有學生反映到課外活動部分金額太少,於是有所增加。有學生反映音樂教室隔音墻太過老舊和潮濕,社櫃也連帶受影響,未來會做改善。健身房是同學們鍛煉的地方,每年的改善都有其必要性,此外,校方也希望在室內設置展演場供社團活動,以提升活動效益。
Q5:(學生議會提問)支用計畫中補助清寒學生的,而工讀金僅有100萬,若無太多清寒學生,這筆錢是否能相互流通?實際受惠人數為多少?
校方:工讀金的金額沒有減少,但受惠人次減少,因從104年至今,時薪調整的幅度非常大,若我們增編一百萬預算,若以教育部的合理工讀時數25小時來計算,受惠人數約為30人次。
此外,教育部補助中低收學生只補助60%,但本校是全額補助,這次我們增編756萬,受惠人次約210人次,因有些同學可能未使用「住宿全免」等措施,故人次上可能會有微調。
Q6:(學生議會提問)「大數據學用合頂石」部分新增軟硬體花費140萬具體情況為何?
校方:現在是「全民大數據」、「全民AI」的時代,整個高教體系也走到跨領域的整合,大數據也是其中一個方向。大數據的計畫總計140萬,業務費用和硬體支出分別編列35萬,剩下70萬花在軟體上。
因為大數據的精神是小電腦,我們都用既有的電腦組合起來,硬體不會花太多錢。但為了傳播貫穿各學門,需要軟體發揮傳院學生的專長,使用大數據分析軟體讓工作大幅度精進。
Q7:(學生議會提問)圖書館在有既有查詢系統情況下,為何花20萬新建line bot?每月維護該系統經費為多少?
校方:本校將來要推出「我世新來的」的line bot,我們要用比較高階企業用的license,LINE也會給本校比較多折扣。將來可用line bot實現語音輸入查詢書籍,也可以用在家使用手機查期刊等,資訊也會一直更新。
第一次花幾萬,以後每個月花3000多元。此外,無線頻寬是非常競爭的環境,之所以買六家公司的SIM卡是為了讓同學辦活動時,實現「移動式直播」功能,在沒有無線環境就可用到。我們可以試行看看,若同學們覺得太浪費的話我們會拿掉。
Q8:(學生議會提問)新蓋全媒體大樓花費5000萬元,相關課程為傳院課程,其他院系學生若無輔系、雙主修,實益不大。
校方:全媒體大樓不是傳播學院專屬大樓,之所以取名為「全媒體」是全媒體跨領域學習背景下的大樓。以大數據為例,這是管理學院的專長,也會放在這棟大樓。
Q9:(資管系學生提問)比較今年和2016年說明會的簡報,發現相同年份的補助款數字上有差異,原因為何?
校方:105年度做簡報時,因當時以為教學卓越經費只補助到105年,105年度後會中止,故當時只呈現了校務發展計畫的經費,但政府又將該計畫延長一年,所以今年我們簡報中將兩項計畫相加陳列。
Q10:(資管系學生提問)近年來電費等支出增加,但我們發現簡報上教學成本從103年到105年縮水1.2億,跟學校說法有出入,是否犧牲了教學成本來填補必要支出?
校方:學校在因應未來少子化,盡量走向開源節流,「教學成本減少」是學校在做「內部節流」的部分成效呈現,採購以公開招標方式進行,事務性採購也在公開平台採買,用對學校最有利的方式來採購。
Q11:(資管系學生提問)我們發現在會計室公開財報發現學校每年盈餘1億多,如何使用?
校方:每年盈餘會存入校務發展基金,新蓋全媒體大樓等重大資本支出就會用到歷年的校務發展基金。
Q12:(新聞系學生提問)剛剛提及學生在陳述意見管道上提問的問題要等決策會議時才有回復,這樣是有效的「雙向溝通」嗎?還是說只是學生問題在那一天由學校單方面做出回應?學生若覺得在問題上沒有完整回答,學校如何處理「完整回應學生問題」?在決策會議上回應是否太倉促?是否應馬上回應同學們的問題?
校方:同學們提的59個問題已在整理,可以整理的確認後會趕快上網回復大家,最後的決策會議是審議小組最後會議要走出校門,是討論比較重大的問題,可以回復的我們會盡早回復。學費調漲相關的Q&A已在5月10日公佈,第二波將在明(15)日公佈,第三波也還有一個時間公佈
Q13:(新聞系學生提問)平常我們怎麼接觸大數據程式?是上課老師教嗎還是自己上網查?
校方:現在是各系開設大數據課程,但也有設置傳播大數據學程、管院也設計了大數據學程,相關課上會用到。如果未來通過,我們能買更多軟體的話,也許會向全媒體識讀課程一樣,在各班進行。此外,在107學年度,新開設的「運算思維與程式設計」成為必修課程,教育部已將程式設計納入國高中課綱,我們做為接軌。在跨領域學分學程上,我們也有相對應的學分學程,全校同學都可修。
Q14: (新聞系學生提問)助學金金額增加,是否代表申請門檻下降?
校方:「餅」做大以後,不代表門檻下降,同學們提出申請,我們就盡量能助學,這個部分不是說錢多了以後開始亂花。比較健康的態度應該是有需要的同學多少。我(陳清河)看到學生申請的量,要麻煩比較成功的校友和企業捐贈,這兩年也提升不少,但不夠。希望這剛剛所提到的四成的錢來挹注這一塊,幫助完成他們的學業。
Q15:(廣電系學生提問)Q&A的時間太短,現場有非常多同學想提問,而且舉辦在禮拜一一點到三點,時間非常不恰當,我們自己都清楚,禮拜三下午一點是我們共同時間,學校為什麼不去評估這些?我們嚴重質疑誠意,因為學生不可透過直播提問,書面意見的時間一來一往,學校長期不公開作業,沒有建立有效溝通管道,造成嚴重資訊落差,學校覺得學生想要的東西不是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在學校做了這麼多讓學生失望的決策後,要我們學生怎麼相信在學費調漲之後學費會依照期待的方向運用經費?學校是否應財務細目透明,再擬定詳細的學生參與辦法,重新建立彼此的信任後再進行進一步動作,學校給人的感覺是延續過去一意孤行,學生並沒有辦法得知和掌控自己學費怎麼運用是否運用在我們身上,學校能否承諾還沒有和學生取得共識之前,包括解決財務細部透明、擬定詳細學生參與辦法之前,不會送件到教育部?
校方:溝通是大學應該做的一件事,我們有幹部會議、「與校長有約」的溝通、這兩年來我們和議會、學生會溝通,把溝通的事情放在心裡。這筆經費後續細部透明監督的部分,審議小組,原來24到25位,今年增加到35位,又增加了兩位學生代表,共37位同仁參與審議小組會議。
Q16:(本報記者提問)我們發現在104到106學年度,每年都獲得5000萬教學卓越計畫經費,今年轉型為高教深耕後拿到約6000萬元經費,這三年校務發展計畫經費部分逐年稍微減少,但教部編給全國各大學的經費總額有所增加,是否說明本校在爭取補助方面不夠努力?是否可以詳細說明教部經費編列包括哪些計畫和計算方式?
校方:校務發展經費的部分,也許是我們不夠努力,再繼續努力。教學卓越經費平均大概5000萬,高教深耕經費拿了6016萬,我們不滿意,可以再多一點,可以繼續再爭取高教深耕等公部門經費。
Q17:(本報記者提問)《還願助學金實施要點》表明其來源為捐贈,到時候是否需修改作業要點?
校方:還願獎學金是一個「善的循環」,從94年至今,是之前受學校幫助的校友畢業後後回學校捐款給學弟妹,學弟妹是完全不符合教育部規定的低收、中低收或「六大類」的學生,因此通常要做家訪了解實際狀況以領取學雜費減免和助學金,如果這次增編100萬經費,我們可以受惠20人。這幾年我們受到的捐款少得可憐,我們很努力在募款,為了募款我們還成立「社資中心」,目前募款不足的部分是由學校負擔。
Q18:(本報記者提問)在優九聯盟12校中,本校傳院、管院學費最貴,人社院、法學院學費排名第二,原因為何?
校方:學費制定不是「學校關起門來說多少是多少」,任何學費的申報都是經教育部核可的,是依辦學績效和成本極富提出報告,教育部批給多少就是多少。傳播學院比照工學院,也是教育部認為其教學成本比其他學院高。
Q19:(本報記者提問)增聘55位專任教師,是增加員額還是補缺?
校方:除了遞補離退教師缺額外,我們會增聘55位專任教師,本校也是少有的還在增聘專任老師的大學。
Q20:(本報記者提問)會議記錄是否經過篩選?公佈的會議記錄是否為完整會議記錄?第二次審議小組會議記錄何時公佈?
校方:我們學校做會議記錄的流程是,先逐字稿、再順稿和給發言當事人確認,確認一致後會在下一次會議再看一次,如果當事人都看過沒問題,才會上傳,是非常嚴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