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文藝】金馬60特輯》盧律銘雙料入圍金馬 盼國片票房摘取碩果

【記者/吳靜怡、潘品心 攝影/藍誼軒 圖片/盧律銘、羅柏麟提供】

數度榮獲三金與金音獎肯定的音樂人盧律銘,2023年以兩部電影《疫起》、《周處除三害》入圍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盧律銘認為,能同時獲得兩項入圍是對於自身莫大的肯定,他分享,在創作過程中,他從未將作品能否獲獎視為首要考量,而是專注於投入創作的每一步,期盼為觀眾帶來高品質的電影配樂。

身兼樂團「聲子蟲」吉他手及配樂作曲人的盧律銘,從小受姊姊盧謹明導演的影響,萌生對電影的興趣,遠赴英國攻讀電影配樂,而他回台初期主要以廣告配樂工作維生,時隔七年才開啟人生第一部電影《接線員》的配樂旅程。盧律銘憑藉著對於音樂的不懈努力,陸續創作《返校》、《瀑布》等深植人心的電影音樂,如今已是台灣炙手可熱的電影配樂師。 

作品融合創新元素 從嘗試裡淬鍊經驗

「每一次創作都是在為未來的作品做準備。」談及個人的創作理念,盧律銘堅持在製作每部電影時,加入至少一種未曾嘗試過的製作方式,例如改變錄製時的樂器編排位置,或選用不同種類的樂器等,使作品充滿未知驚喜。他表示,此種創作方法讓每次製程都能累積寶貴經驗,為他的電影配樂增添深厚的底蘊。

圖片:羅柏麟 盧律銘堅持在製作每部電影時,加入至少一種未曾嘗試過的製作方式。(圖片/羅柏麟提供)

盧律銘舉例,錄製《周處除三害》的打擊樂時,擺脫以往單次只錄一種樂器的形式,而是讓三位樂手同時演奏交響樂團的大鼓、中國傳統大鼓、一般樂團的低音大鼓,錄音師則需嘗試探索適當的收音位置,運用不同種類的同質性樂器捕捉多種音色,創造獨特的聽感體驗,因此盧律銘認為,這也是錄製《周處除三害》電影配樂最大的挑戰之一。

電影是妥協的藝術 真摯音樂呈現故事情感

踏入音樂產業已十餘年,盧律銘以往在創作時非常注重音樂的完美性與獨特性,他笑著回憶起早期作品《返校》、《無聲》,形容當時彷彿是想以音樂旋律緊緊攫住聽眾的耳朵。但在製作《消失的情人節》時,他卻改變了舊有思維,轉而專注於思考如何透過音樂表達故事的核心內涵,讓樂器的旋律貼近故事與角色,而這樣的轉捩點也持續影響他創作《瀑布》及往後作品的過程。

「Everything is perfect so it’s not perfect.」盧律銘分享,過去製作《小美》時,面臨在兩個音樂版本之中做出選擇的困境,而導演鍾孟宏問他「為什麼音樂必須這麼完美?」一語點醒了盧律銘,讓他轉念認為,在電影音樂中,完整性未必等同於完美性,而是應該取決於如何呈現電影整體的情感。

攝影:藍誼軒 盧律銘認為,電影製作是一門妥協的藝術。

「創作電影就是不斷的妥協,妥協有時候是雙贏,並達到最好的成效。」盧律銘認為,電影製作是一門妥協的藝術,如果電影產業中的每個部門都堅持展示自己最佳的一面,反而會破壞電影整體的真實感受。

在製作《周處除三害》中也有類似的例子,盧律銘舉例,其電影插曲「新造的人」為歌手鄭宜農演唱,當時錄製兩個音樂版本,第二版的音樂在各方面皆完美無缺,而第一版儘管存在部分失誤,但卻充滿生命力,更能傳遞劇中角色帶來正向與希望的感動。

促電影產業正向循環 帶動國片票房

在國外留學多年的盧律銘坦言,入行多年後感慨台灣電影產業缺乏如同好萊塢和韓國電影產業般,擁有龐大工會和多元制度的工業體系,使國外的電影配樂環境更為成熟,因此相較國外發展,台灣電影產業較難建構完善的創作環境。

「需製作優質的國片,觀眾才會更加願意到影廳欣賞,進而推動電影產業的發展。」盧律銘說明,票房提升有助於提高電影製作預算,也能獲得更多機會製作未嘗試過的形式,創作更有深度的作品。因此,他認為自己製作電影的任務,便是把音樂品質做到最好,希望觀眾感受到音樂傳達出的情感,並沉浸於影像和配樂的交融,更加支持國產電影。

圖片:羅柏麟盧律銘表示,電影產業發展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圖片/羅柏麟提供)

「電影產業發展是互相促進的過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盧律銘表示,無法一夕之間改變電影創作環境,因此他期盼自身能帶動持續且微小的改變,讓產業朝正向循環發展。盧律銘認為,若每個人都能為國產電影盡一份心力,電影產業就能逐步實現長遠和繁榮的發展,並在國內外市場取得更多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