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媒體議價修法納「新聞基金」 立委:讓記者無後顧之憂

攝影:鐘珮寧

【記者/鄭佩軒 攝影/鐘珮寧】

數位平台長期無償使用新聞內容,使媒體廣告收益減少,部分國家著手擬定媒體議價相關立法。對此,民進黨立委范雲1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數位新聞發展與民主韌性法」草案,並宣布納入「新聞基金制度」,盼解決數位時代媒體生存困境,以確保新聞媒體發揮第四權,維護公共議題討論空間。

范雲指出,大型跨國數位平台如Google、Meta等長期無償轉載新聞內容,使媒體廣告收入劇降,導致媒體經營環境惡化。他認為,新聞媒體健全發展對民主社會至關重要,但數位時代下的新聞環境與價值面臨挑戰,政府應營造媒體友善環境,讓媒體發揮第四權,確保公共議題討論空間,強化台灣的民主韌性。

首創「新聞基金制度」 范雲盼改善媒體勞動條件

針對草案納入「新聞基金制度」,范雲解釋,在草案中納入與議價制度並行的新聞基金制度,是為了要求數位平台將部分本土廣告收益用於成立基金,資助媒體、記者產製優秀的新聞內容及推動產業數位轉型,讓第一線基層記者能夠無後顧之憂的製作優質報導,深化媒體內容的產出,展現真正的新聞價值。

E57761C1-388D-43DA-92C8-CBD24D2D6F3A_1_201_a范雲要求數位平台將部分的本土廣告收益用於成立新聞基金。

為確保基金效益回饋給第一線工作者,范雲進一步說明,將新聞媒體業工會團體代表納入基金管理委員會,且當媒體業者獲數位平台分成時,需明定劃撥一定比例的專款,用於改善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條件。

憂議價難保分潤用途 學者籲政府帶頭捐「第一桶金」

對於新聞基金制度,草案共同起草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劉昌德指出,若僅採用議價制度,只會對大型媒體集團有利,小型媒體較難受惠,而議價若難以確保分潤後用途,無法提升報導品質或改善新聞工作環境,恐造成媒體營收更依賴數位平台,導致多數新聞報導墮入追究點擊率的「流量地獄」。

38DB584B-F492-40F1-8174-797C5728F786_1_201_a草案共同起草人劉昌德表示,若僅採用議價制度,小型媒體較難受惠。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羅世宏表示,期盼基金盡速成立,且應由政府帶頭捐贈「第一桶金」,對未來的長期挹注發揮示範效果。不過,他也提醒,草案可能使數位平台轉換策略或服務內容,而如何避免與化解是必須加以思考的問題。

洪貞玲:有健全的新聞業,才能常保民主韌性

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理事長嚴文廷認為,設置數位新聞發展暨民主韌性基金,不僅能鼓勵媒體產製好的新聞內容,也能提供媒體參與國際的合作機會,讓台灣的新聞自由,繼續扮演亞洲民主燈塔。他也強調,在新聞有價的討論過程中,不能沒有勞工的聲音,但數位發展部始終不願意正視此問題。

71FE42D7-4605-4283-BA4B-01ED93044C31_1_201_a 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理事長嚴文廷認為,新聞有價的討論過程應納入勞工聲音。

「有健全的新聞業,才能常保民主韌性。」草案共同起草人、台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洪貞玲表示,由於產製新聞的成本高昂、新聞內容具有市場價值,因此使用新聞內容應給予合理費用。他也呼籲,政府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仿效民主國家以基金方式扶植優質新聞,確保新聞業的永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