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袁維駿、鍾秉哲、鄭禧 照片/周維毅提供】
年底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在即,恰逢素養導向教學的108課綱上路滿3年。談到如何提高青年公共參與,藍綠立委均將矛頭對準教育現場,認為學校應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並培養青年做出好的政治抉擇。對此,有高中公民教師表示,學生在108課綱下已有更多機會探討有興趣的議題,但大學師培應檢討現有課程,是否足夠涵育108課綱的期待。
立法院今年初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增訂第1條之1條文草案,決議使中華民國年滿18歲國民有依法選舉、被選舉權。對此,教育局出身的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指出,需思考如何透過學校教育,讓青年做出好的政治抉擇,雖然當前教育環境有調整,但幅度不大。民進黨立委范雲也認為,應讓高中生有更多的公共參與,不只讀課本知識,也鼓勵學生了解現實世界的政治。
108課綱提升公民素養 盼學生「思考後再投票」
不過,108課綱高中公民課本作者、內湖高中公民教師周維毅說明,在108課綱改革重心包括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之下,目前已有許多議題性課程正在進行,公民課綱也增加許多探究與實作課程,與舊課綱相比,學生有更多機會,及時間和空間討論自己有興趣的議題,並以撰寫小論文或實踐公民方案等形式探討。
師大附中學生會長黃冠凱表示,學校老師會透過議題討論,領導學生關注時事新聞。他認為,這是很好的方式,因為學生不會主動接觸相關議題,若由教師引領,學生就能開始思考事件的正確與合理性。
周維毅說,學生在108課綱下有更多機會探討自己有興趣的議題。
談到年底18歲修憲複決會透過何種活動方式與學生實作,先前已多次在課堂針對各類議題舉行過模擬投票的周維毅透露,預計採用2節課進行辯論比賽,一開始會先舉行盲投,讓學生表達最初立場,並在課前要求學生搜集正、反方意見,接著在課堂中進入申論答辯,再讓學生針對辯論比賽的勝負方做出結論。
周維毅解釋,舉行模擬投票是想引導學生從「只投票、不思考」,到「思考後再投票」,讓學生發現自己最初沒有想到的他方觀點,而學生在思考後,就會比公民複決當天拿到選票後,就直接去投票的成年人有更加審慎的思辨,「台灣人有一張選票,大概就是把那張選票拿去投票,但是他也許不會花時間做功課。」
師培接不上新課綱 教育現場淪多頭馬車
然而,周維毅坦言,雖然108課綱確實釋放很多的可能性,但在教學資源與品質卻參差不齊,有些教師可能會依循過往模式教學,有些教師會活化上課方式,不過學生無論如何都會有機會實作,只是選擇可能有公民參與或自然科學,而新課綱有給予自主學習的時間,所以仍要看學生個人的主動性。
「教學現場現在走的很快,因為我們被逼著要走很快。」周維毅認為,無論是深耕命題,或是活化教學的教師都有存在必要,但大學師資培訓應檢討現有課程,是否足夠涵育108課綱的期待,尤其新課綱希望培育學生擁有新時代的公民素養,師培卻缺乏相關課程的教授方式,「108課綱現在這麼多課程設計的東西跟探究與實作,其實大學師培也是接不上的。」
周維毅指出,大學師資培訓應檢討現有課程。
對於教育部會如何引導教師落實讓學生了解自身公民權益於教學現場,國教署說明,將持續透過學群科中心辦理法治教育議題增能研習,鼓勵教師研發學生行使公民權益教材教案,並放置於學群科中心資源平台,提供教師參考運用,落實於公民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
國教署提到,各級學校應將法治教育等議題融入各領域或學科,透過主題或融入教學的方式納入法治教育等學習內涵,發展校訂課程,善用彈性時間或是校本課程的時間,進行議題融入和跨領域課程的教學。並透過課程讓學生了解公民權利,依課綱規定落實推動法治教育等相關教學,培養學生基本法治素養。
校園難脫勾政治 營造空間供學生意見交鋒
此外,周維毅提到,不僅在修憲複決設計實作課程,針對年底地方大選也有規劃讓學生認識家鄉在地候選人的活動,使學生們即使尚未具備投票權,也能了解與自身相關的權益,亦或是藉由台灣女性里長的參選比例低的情形,探討背後影響的性別秩序和原因等。
周維毅表示,政治進入校園稀鬆平常。
「現在已經是民主的時代了,任何議題的融入都可能和政治有關。」周維毅強調,學測範圍內包含政治,政治進入校園稀鬆平常,像是公民課程討論公平正義或政治參與,都很難與政治脫鉤。但他也提醒,教師應懂得拿捏分寸,並營造討論空間,由不同觀點的學生互相挑戰,而非以個人立場去影響學生想法。
至於教師應如何啟發學生參與更多公共事務,周維毅指出,學生的確多只關心與自己最相關的事務,但環境會影響學生的選擇,教師其實不只有教書,還有身教的效果。他也期盼,台灣接下來應該要過渡到比較成熟的民主環境,在政見或議題方面進行更深度的討論,希望學生在未來無論是18歲或20歲,都能用同樣審慎的方式去思考,甚至教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