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粘菀瑄、鄭禧、姚希亮 首圖/詹富娟提供】
聾人家庭的父母或孩子都面臨著難題,除了外界歧視,也時常因為身為兒女,卻無法替聾父母解決難題,陷入自我認同的困境,更成了聽孩子的心頭痛。同是coda的手語翻譯員詹富娟認為,政府應統整資源,並重新檢視現有的聽障溝通服務資源,才能讓聾人家庭感受到被接納。
親子間缺乏自我認同 資源不完善無實際幫助
身為coda(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聾人子女的統稱)、特教老師,同時也是台灣聾人子女陣線聯盟成員楊維國說道,由於聾人聽不見外界聲音,而無法與聽人世界接軌,導致出生於聾人家庭的兒女,成為他們對外連結的要道,但孩子們卻因此倍感壓力,導致心靈產生極大排斥。
不只孩子的心靈問題,詹富娟也提及,至今外界仍充斥對聾人父母不信任的聲音,與不公平的質疑,認為他們無法給予孩子完善的資源與照顧,導致聾父母在教育小孩時常不自信,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面對社會的質疑與挑戰,詹富娟認為,目前政府與民間,對於聽障家庭提供的資源、關懷與協助並不完善,雖已有許多相關單位辦理聽障人士的講座及活動,但面向不足,計畫也不夠完備,難以給予他們實際的幫助。
父母態度灌輸正向理念 育幼方針成改變關鍵
對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劉秀丹提及,聽人小孩的自我認同取決於父母態度,就像聾人模特兒王曉書會透過引導教育,灌輸孩子正向價值,只要父母心理健康,隔閡也隨之減少。
劉秀丹提及,聽人小孩的自我認同取決於父母態度。(圖片:劉秀丹提供)
但他坦言,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像王曉書一樣正向引導小孩認知,仍需透過政策和校園教育的從旁協助。
劉秀丹建議,政府針對聾人家庭的協助應以「親子教育的覺知」和「提供完善手語翻譯服務」層面著手。
首要即是讓聾人父母對手語「有自信」,他發現,許多聾人父母雖手語能力純熟,但在與小孩溝通時,多會想透過口語方式呈現,講不出來才用手語補充,這種情況在落實手語教育上相當可惜。
劉秀丹認為,若藉由政府宣導正確觀念,除了能讓小孩同時擁有口、手語等語言優勢,也能使他們正視手語,進而強化自我認同。
劉秀丹認為,聾人小孩的心理養成也至關重要。(圖片:劉秀丹提供)
「coda面對的問題是,自己到底屬不屬於聾人文化的一員,他們既有聽力、會手語又了解聾人文化,遊走於聾人和非聾人的兩端,卻也左右為難。」劉秀丹認為,聾人小孩的心理養成也至關重要。由於父母過度依賴孩子對外溝通,迫使聽孩子早熟,政府除了要理解,不是所有事情都適合交由小孩翻譯,許多層面的議題,仍得透過設立足夠且即時性的專業翻譯員,才能避免造成兒女承擔過多的心理壓力。
社家署: 聽障家庭照顧者可申請家庭服務
針對聽障家庭服務,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下稱社家署 )表示,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 51 條規定,地方政府應依需求評估結果,辦理照顧者支持與家庭關懷訪視等服務,以提高身心障礙者家庭生活品質。
另外,社家署也有補助設立家庭照顧據點,並規定每縣市至少有 1 處據點服務對象為跨障別,因此,聽障家庭照顧者若有需求就能申請服務。
社家署有補助設立家庭照顧據點(圖片:取自社家署官網)
而為了讓聽障族群能夠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在處理事務時不必再擔心溝通不良的問題,社家署也曾製作「手語翻譯宣導動畫」,設法讓更多聽障人士得知能申請手譯員的協助服務,但仍有許多聽障人士,不清楚手語翻譯服務內容及申請方式 。
社家署回應,每年將持續透過相關文宣暨活動通路推廣,也會要求各地方政府及轄下單位,加強宣導,協助更多聽障人士。
增加彼此自信 CODA盼能舉辦親子講座
「聾父母如何看待自己,小孩就會怎麼看待他們。」詹富娟認為,若希望維繫親子雙方的情感,第一要件是聾人父母們必須對自身保持信心與認同,才能說服孩子認同自己。
詹富娟建議,未來坊間機構能導入更多的手語教學課程(圖片:詹富娟提供)
詹富娟建議,未來坊間機構能導入更多的手語教學課程,培養孩子們順暢且深入的手語技能,或提供手語翻譯服務介入聾啞家庭中,協助雙方交流,釐清誤會與困難,成為他們親子溝通間的橋樑。
「小孩的存在,是讓聾父母更快切入現在的聽人世界」,楊維國期盼,社政單位能多舉辦與coda 心靈支持相關講座,並針對聾父母舉辦教育課程,教導他們應如何與孩子相處,不僅能增加聾人自信心,也能使親人放心讓聾人父母自行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