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專題】聾父母與聽孩子1》「孩子都是我一手帶大的」 聾人父母願與子女建立情感連結

【記者/粘菀瑄、鄭禧、姚希亮 照片、首圖/王曉書提供】

「我根本不需要同情」是聾人家庭渴求社會聽到的肺腑真言,在台灣聾人家庭未受社會大眾關注下,不少聾人父母仍以他們堅持的教育方針養兒育女,聾人子女則在特殊教養環境與文化背景中成長,更以強健心靈面對有色眼光。《新聞人》藉由訪問聾父母王曉書,勾勒聽障家庭的困境,重現沉重而又甜蜜的生命課題。

2022年奧斯卡獎,破天荒由聾人家庭為題材的電影《樂動心旋律》(CODA)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等三項大獎,不僅一舉超越奪獎大熱門《犬山記》,也讓大眾順勢揭開聽障家庭背後的神秘面紗。

277803100_5109118985813312_5093960296522951658_n
《樂動心旋律》揭開聽障家庭背後的神秘面紗(圖片:取自APPLE+)

《樂動心旋律》原譯CODA即為聾人子女(Children of Deaf Adults)的統稱,其實,聾人除了聽力缺失之外,他們的子女幾乎皆為健聽人士,但社會賦予的標籤卻不曾減少。

拒與聽不見囹圄作困獸鬥 賦予寂靜世界生命之光

身為聽障模特兒、手語主播,多次憑藉公視身心障礙節目《聽聽看》叩關金鐘獎的王曉書,談到自己的肌膚之愛,眼神透露絲絲暖意,經手譯員歐姵君翻譯得知「孩子都是我一手帶大的。」這與普遍聾人家庭有所不同,王曉書解釋,由於聾人父母擔心,無法在小孩牙牙學語時給予照顧,便將小孩托付長輩,造就聾人家庭多為隔代教養的特殊文化。

王曉書王曉書憑藉公視身障節目《聽聽看》多次叩關金鐘獎。

王曉書的過人資歷,很難讓人聯想到隱藏其後的聽障身分,但他不以為意,更將聽不見的困境化為力量,面對人生百態。論及人生中的親密連結,儘管無法輕易橫跨障礙,但舉凡何事皆親力親為的王曉書仍將孩子視如瑰寶,透過堅持、不放棄的理念予以陪伴,這份「甜蜜的負擔」未曾離開,也讓他更能夠直面自身所經歷的漫漫聽障之路。

王曉書分享,第一胎出生時,他曾因聽障與新手媽媽等因素,決定將小孩交由遠在高雄的母親照顧。起初,他為了不讓小孩感到生疏,每隔幾日便南下與孩子見面,可是小孩不但沒有因重逢感到開心,彼此相處反而多了道牆,讓王曉書自此決心親自育兒,成了日後親子磨合的一大挑戰。

下載為了有良好親子關係,王曉書決心親自育兒。

引導教育理念獨闢蹊徑 來自孩子的「行動耳朵」

「孩子就是我的耳朵,他們會幫我收集許多聲音。」年幼的孩子總能協助王曉書注意這個世界,但隨著孩子步入青春期,學習手語意願本就不高的他們,常常以「為什麼要花時間學手語」,或是「只有你會用手語,別人又看不懂」等原因,拒絕向王曉書學習手語,成為他們的相處難題。

王曉書王曉書耐心引導小孩學習手語,讓其認知手語的必要性。

為了誘發孩子學習手語,王曉書分享,有次他帶著孩子出門採買,在沒有翻譯員,且老闆不清楚他想買什麼的情況下,只能透過比手畫腳呈現,「你們看!都沒有人幫我翻譯,我多難過。」王曉書總會默默在孩子耳邊細語道。他認為,當孩子陷入這般處境,就會思考「媽媽是不是遇到困難了?」經反覆消化,認知到學習手語的必要性。                              

育兒經驗一度讓他憶起童年,王曉書表情不乏感慨,「我比手語親戚都看不懂,其他小孩也都不太想和我玩,只能自己用畫圖的方式引起他們的注引力。」自3歲生病後就從此喪失聽力的他,儘管先天缺陷,卻不怨天尤人,也不覺得丟臉。王曉書期望成為孩子的驕傲,總是如「聖旨」般時時分享自身奮鬥故事給孩子,直到他們無奈嚷嚷「媽媽!你講很多遍了」才作罷。

下載 (3)
王曉書欣慰表示,聽損障礙不曾成為與兒女相處的絆腳石。

「孩子是一塊寶石,我們要知道怎麼雕琢,讓他們成為想要的樣子,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芒。」王曉書欣慰表示,聽損障礙不曾成為與兒女相處的絆腳石,反倒因彼此特殊的相處模式,替雙方塑造出無懈可擊的情感歸屬。

※延伸閱讀:

【N專題】聾父母與聽孩子2》樂當父母的「隨身聽小孩」 聾人子女學習手語力求共融

【N專題】聾父母與聽孩子3》聾人接軌社會佈荊棘 完善手語溝通機制為首要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