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卉蓁 攝影/孔維恩】
多位高中學生代表、民團,以及長期追蹤台灣青少年權利義務不對等的媒體今周刊總編輯等人,14日到立法院外向朝野喊話,希望此修憲案能重視18歲青年的選舉與被選舉權,讓台灣民主政治往前邁進,跟上國際的腳步。
從17年前就不斷被倡議的18歲公民權,因為朝野長年惡鬥,最後都淪為政治口號。對此,十八歲公民權推動聯盟與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下稱台高盟)主席張豐溢、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副秘書長劉志洋、今周刊總編輯楊紹華,以及台灣青年民主協會(下稱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等人召開記者會,呼籲朝野達成共識,重視廣大青年應有的權力。
高中生綁上布條,希望修憲案重視18歲青年的選舉與被選舉權。
張豐溢指出,隨著教育水平的提升,台灣的高中生對社會上的各種議題都已有足夠成熟的見解,透過台高盟針對高中生去年的公投四案舉辦模擬公投結果指出,高中生已有能力對許多議題抱有獨立的意見,並不如大人所言的盲目跟從。
張豐溢認為,年輕人不該被迫放棄參與公共議題、以及選人選黨的權利。他更進一步指出,朝野不分黨派,都對此案有所共識,盼能早日通過修憲委員會的審查,整合各界意見,讓青年們獲得他們應有的權利。
「青年們在18歲時須於刑法上負完全責任,男生要服兵役,但我們卻沒有選擇自己國家領導人、民意代表的權力,足足可見18歲公民權的刻不容緩。」青少年代表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副主席洪羽臻表示,《民法》與《刑法》都已與時俱進,將成年年齡下修至18歲,而唯獨憲法中的公民權仍維持過去設立的20歲門檻。他認為,台灣不該再因政治因素,而繼續暫緩18歲公民權修憲一事。
洪羽臻認為,不該因政治因素而暫緩18歲公民權修憲。
劉志洋則提到,台灣現已面臨各種世代問題如氣候變遷、疫情、高齡化等,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沒道理將青少年排除在外。他也在最後對政府喊話,期望18歲公民權修正案能夠送出國會,交付全民公投,並立即著手與社會對話,給予民眾了解此議題重要性之管道,讓此案有機會跨過900萬票的公投高門檻。
楊紹華也提到,18歲等同於成年人,是國際的主流共識,台灣身為民主國家,不該仍緊抓過時的法律,「此舉早已不是進步,而是追趕落後的腳步。」他期許,修憲委員會應重視年輕人的聲音,讓台灣成為真正的民主進步國家。
「我們不期待台灣能成為亞洲第一,我們只期待台灣能早日還給年輕人他們應有的權利。」而張育萌在最後表示,18歲公民權早已在17年前就被提出,但時至今日仍未看到改變,他也提到,台灣閣員與民意代表的年齡普遍年長,與青年的距離遙遠。
張育萌呼籲,讓年輕選民的心聲在國會中被聽見。
對此張育萌呼籲,除了關注選舉權,更該關注「被選舉權」,讓年輕選民的心聲得以在國會中被聽見,「希望各政黨能回到談判桌上理性討論,如何還給年輕人應有的參與公共事務權利。」
而立院修憲委員會在本月18日初審通過十八歲公民權修憲案,將提交至院會,等待進一步的投票表決,若在院會順利通過,且交付公民複決過關,未來年滿18歲的國民,將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及被選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