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詩婷 攝影/劉庭宇】
教師節前夕,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偕同立委范雲,以及數個民間團體,公開台灣首次同志學生校園經驗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逾6成學生在校園內曾受到言語騷擾;近7成學生曾聽到教職員發表恐同言論;近5成學生曾因感到不安全想逃避校園集會、課外活動。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呼籲,教育部應積極推動、落實保障LGBT學生的政策。
為了解台灣青少年同志真實的校園處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美國同志組織GLSEN合作,在2020年首次針對青少年的同志學生進行網路調查,了解其過去一年的校園生活狀況,此次調查最終共有1226份有效問卷。
調查結果顯示,在校園中如果出現學生、學校教職員發表對性別氣質的負面言論時,大多數同學或是教職員聽到,都不會有所介入,甚至有近四分之三的學生指出,曾聽過學校教職員發表對性別氣質的負面言論。
范雲以所有同志學生占全體學生5%推估,全國約有3萬6千名同志學生過去一年曾遭受騷擾或攻擊,其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學生有通報,且有經校方妥善處理。
范雲呼籲,教育部應徹查校園是否仍有歧視性政策,並在限期內改善。
范雲呼籲,教育部應徹查校園內是否仍有歧視性政策,並要求限期改善,同時將同志學生的校園經驗納入年度調查,且需有保密、匿名等配套措施保護同志學生。
調查也顯示,近半數填答者曾因感受到不安全而想要逃避集會、課外活動,高達5%的LGBT學生因對校園環境的安全感不足,導致曠課或缺席至少一天,更有超過半數曾經歷過歧視性校園政策的填答者,有高度憂鬱症狀。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副秘書長彭治鏐表示,整體而言,不友善的校園氛圍,容易使得學生有較為負面的學業成果,以及較差的身心健康。
調查報告也指出,約8%學生表示,校內有LGBT學生社團、性別友善社團,或是其他會討論同志議題的支持性社團。
彭治鏐表示,不友善的校園氛圍易使學生學業成果較負面及身心健康較差。
彭治鏐認為,相較於在校內沒有支持性社團的LGBT學生,有支持性社團的學生,較少因自身性傾向而有不安全感,在學校也較少聽到恐同言論。他建議,在中學校園內成立讓學生可以討論性別平等議題的社團,建立正向的同儕支持環境。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秘書長韓宜臻指出,台灣施行性別平等教育法已有數十年,然而調查顯示,仍有高達近7成填答者,曾聽過教職員發表恐同的言論;近三分之一的填答者,在校內沒有被教導過任何和同志議題相關的內容。
對此,韓宜臻建議,教育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時,要明確落實LGBT學生相關校園政策,並透過系統化師資培育、教師研習,提升教師的性平意識與教學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