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專題】殯葬觀念從簡 傳統紙紮流傳成難題

【記者/劉慧馨、賴歆琁、廖婕汝 攝影/劉慧馨】

漢人社會中,紙紮為生者與亡者傳遞情感的橋樑,且與喪葬儀式緊密連結,但隨著葬禮儀式從簡、環保意識提倡,傳統紙紮從興盛到沒落,現代紙紮應運而生。然而,傳統工藝無法結合現代紙紮,工藝面臨流傳不易危機,但只要紙紮還在,它的意義仍會存在,只是以新的樣貌,繼續流傳。

紙紮傳遞生者思念

台灣人崇拜祖先、敬畏鬼神,認為祂們以另一種型式生活在別的世界,能影響人們的生活。民間普遍相信,被火化的物件可通往死後世界,供逝者使用。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謝宗榮指出,紙紮是最具代表性的燒化物件。

紙紮代表生者與亡者間傳遞情感的禮物,其中蘊含思念與祈福。老一輩的人相信,生者燃燒紙紮能將心意傳達給亡者。裕興糊紙店師傅王登科表示,不論是傳統紙紮或現代紙紮,都是為了表達孝心,讓自己心中不留遺憾。

曾為重要民俗產業  卻陷沒落窘境

漢人社會與婚喪喜慶的牽絆極深,謝宗榮認為,紙紮曾是台灣民間不可或缺的民俗工藝。紙紮產業在興盛時期備受尊崇,如今乏人問津,而祖傳五代、從事四十多年紙紮工藝的師傅王登科,正好經歷紙紮從興盛到沒落的轉變。

傳統紙紮屋製作過程01(攝影/劉慧馨)儘管燒紙紮的習俗仍然存在,但殯葬公司大多提供現代紙紮供人燒化。

「以往一個禮拜可以賣3組全套紙紮屋,現在能賣出1組就值得慶幸。」王登科指出,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希望快速解決繁複的葬禮儀式,對於紙紮樣式的需求愈變簡單,也不再購買全套紙紮組合,導致傳統紙紮的需求不如以往。他感嘆,「愈傳統愈有技術的,在市場上已經不再值錢。」

工藝無人繼承  技術難以保存

然而,紙紮工藝卻面臨無人繼承的窘境,現今紙紮產業的傳承制度,已從師徒制轉變為自願制。王登科解釋,由於傳統紙紮功夫難學、製作耗時,再加上紙紮產業出路狹隘,導致年輕人紛紛轉行,無法完整學習紙紮工藝。王登科擔憂,若沒有願意持續學習的學徒,紙紮工藝將難以傳承。

現代紙紮應運而生  衝擊傳統市場

傳統紙紮除面臨無人繼承的窘境,喪禮從簡觀念更催生出現代紙紮,衝擊市場。吉昌糊紙行師傅曾進隆說明,現代紙紮屋為求便利,零件主要以印刷方式製作,再交由師傅組合成適合放置桌面的模型,尺寸相較傳統紙紮,明顯縮小。

現代紙紮屋03(攝影/劉慧馨)紙紮代表生者與亡者間傳遞情感的禮物,其中蘊含思念與祈福。

傳統紙紮是全手工製作,其尺寸最少有一層樓高。曾進隆說明,傳統紙紮屋的骨架,是師傅將竹子削製成竹條,一條條綑綁而成;房屋的牆壁、窗戶與外觀裝飾,則是師傅親手剪紙、黏貼,他認為傳統紙紮雖做工繁多,但更加注重手作。

與以往喪家自行籌備喪禮的習慣不同,現代人大多將靈堂設立、入殮等繁瑣儀式,交由大型殯葬公司處理。謝宗榮指出,殯葬公司推出的「一條龍服務」,將原本的腳尾飯、闔扉、禮堂佈置等儀式簡化,使喪禮時長從一個月縮短至一星期,紙紮製作時長被迫從一星期縮短至3天,導致紙紮品質不如以往,產量也降低許多。

儘管燒紙紮的習俗仍然存在,但殯葬公司大多提供現代紙紮供人燒化。為了增加紙紮的銷售量,紙紮師傅選擇與殯葬業者合作。「不是沒有和他們合作過,只是他們把(紙紮屋)價錢壓的很低啊!」曾進隆認為,業者開出的價格讓他付出的時間與心血,得不到相等回報,便從此拒絕與大型殯葬業者往來。

即使不與殯葬業者合作,傳統紙紮的市場也相當受限。曾進隆解釋,因《空氣汙染防制法》第32條規定,紙紮不得露天燃燒,只能前往政府規定的焚化廠進行焚燒,但傳統紙紮屋體積過大,無法完整投入殯儀館火化爐,若堅持燃燒,則需載至深山以規避法令,因此面對有傳統紙紮屋需求的客人,曾進隆會以法規為由婉拒,不再製作。

紙紮師傅仍保熱忱  盼扭轉紙紮負面印象

雖然喪禮儀式的簡化,以及環保法規限制,讓傳統紙紮市場成為夕陽產業,但從事紙紮多年的王登科仍對紙紮保有熱忱。王登科自16歲進入業界後,不僅傳承上一代的技術,也向同行老師傅學習。對他而言,紙紮是一門需要活到老、學到老的技術。

王登科04(攝影/劉慧馨)從事紙紮多年的王登科仍對紙紮保有熱忱。

由於紙紮多出現在喪葬場合,導致人們對紙紮存有「死亡」印象。王登科解釋,過去人們習慣於喪禮期間,將棺木置於家中並在一旁擺放紙紮,留守一夜,難免受氣氛影響心生恐懼。謝宗榮也指出,過去北臺灣多將紙紮用於喪葬場合,再加上大眾對紙紮認識不深、媒體過度渲染,導致人們對紙紮文化停留在殯葬氣氛的負面印象。

如今喪葬儀式多在殯儀館舉行,紙紮也因應現代人日常生活與娛樂,成為另種樣貌,紙紮屋不僅從三合院轉為現代別墅,還新增交通工具、電子產品以及美容服飾等新式造型,紙紮樣貌改變,人們因此減少對紙紮的恐懼。

若要徹底改善大眾對傳統紙紮的負面印象,王登科則認為,民間應與紙紮師傅合作,積極教導紙紮工藝,扭轉大眾對紙紮的既定印象。他提及,雲林縣口湖鄉每年都會由金湖萬善爺廟、下寮仔萬善爺廟及蚶仔寮萬善祠,3廟共同舉辦「牽水狀文化祭」,而紙紮師傅會於活動中教導人們糊紙技術,希望人們藉由體驗活動,發現紙紮的溫度。

紙紮無法長期保存  傳統工藝仍面消失危機

即使大眾願意體驗紙紮製作,但其工藝仍面臨消失危機,再加上紙紮本就是用以焚燒,而不是留存紀念,更難以保存。謝宗榮解釋,尤其紙製品容易受潮,若想完整保存紙紮,勢必改變紙紮材質,然而材質一旦改變,便不再是紙糊製成,更不是「紙」紮。

謝宗榮01(攝影/劉慧馨 )謝宗榮認為,這就是文化生態,只能順其自然去面對產業的新舊更迭。

紙紮既無法長期保存,也無法將傳統工藝與現代紙紮結合。王登科表示,傳統紙紮需與客人商量好尺寸,再用糊紙及竹子剪貼製作,現代紙紮則需另外開模。他強調,兩者製作方式不同,因此傳統工藝難以沿用於現代紙紮上。

新舊更迭無法避免  紙紮意義永存

雖隨著世代觀念改變,傳統逐漸沒落,紙紮已是一項夕陽產業,但謝宗榮認為,這就是文化生態,只能順其自然去面對產業的新舊更迭。即便如此,謝宗榮表示,只要燒化紙紮的習慣仍存,紙紮就不會消失,而是會以另一種更貼近現代生活與習慣的形式留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