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issue】「露屁股蛋」標題惹議 媒體爭點閱陷惡性循環

【記者/楊雅筑、吳浩偉 首圖/總統府Flickr】

第55屆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得主Pangoyod(鍾家駿)、Buya(陳宇)因穿著達悟族服上台領獎,被媒體以「露屁股蛋」作為新聞標題,引起爭議。對此《風傳媒》前副總編輯沈超群說明,各家媒體仰賴廣告收益生存,為提高新聞點閱率,開始出現不當下標現象。他也指出,在流量壓力下,如何堅守新聞品質,是現今媒體面臨的一大難題。

媒體易形塑既定印象 陳星穎發起連署拒粗俗標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主任王雅萍表示,穿著族服參與頒獎,意味Pangoyod和Buya想將榮耀歸功於整個民族,也想藉此感謝祖先庇佑。他認為,這是一件十分光榮的事,卻因媒體沒有做足功課,使用戲謔字眼描述他們的外在。媒體改造學社社員孫嘉穗也強調,正因媒體本身不理解族群文化,才以不正確的方式下標或詮釋內容。     

媒體翻譯蒟蒻成員Michelle(化名)指出,新聞媒體的功用為傳遞真相,更應陳述事實全貌。以金鐘獎事件為例,Michelle表示,媒體應在報導中描述Pangoyod和Buya得獎作品、獲得獎項,以及此作品的社會意義,不應只將報導聚焦在穿著,並使用腥羶色標題吸引閱聽眾觀看。

提升文化敏感度    尊重多元族群

針對此次事件,王雅萍提及,不論記者或編輯都應注重媒體素養及具備文化敏感度,他認為媒體內部須檢討,並思考問題所在。孫嘉穗則認為,媒體應協助閱聽眾理解各種族群文化,以不同視角進行相關報導。他強調,新聞工作者和大眾都應該尊重、涵容多元文化和族群,透過正面報導,讓大眾對在地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拒絕粗俗新聞標題」連署活動最終收到約2300份連署書,但沒有任何媒體願意參與或回應。對此陳星穎表示,考量記者有來自上級主管及報導流量的壓力,能夠理解他們不正面回應連署信的原因。他強調,連署活動只是凝聚媒體與大眾的起點,希望透過嘗試,讓愈來愈多民眾願意付諸行動改變台灣媒體現況。

近年台灣媒體為賺取廣告收益,選擇追求高點閱率,不當標題隨處可見。沈超群說明,媒體收益有七成來自廣告費用,廣告主會將各家媒體的觀看流量,作為投放廣告的依據。為獲得更多廣告費用,便開始以提高報導觀看流量為目標,進行惡性競逐。

陳星穎(攝影/吳浩瑋)拒絕粗俗新聞標題發起人陳星穎。 (攝影:吳浩偉)

腥羶標題吸流量 自律難有效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媒觀)董事林福岳認為,現今新聞裡的腥羶色標題俯拾即是,主因無非是商業間的惡性競爭。沈超群補充,新聞媒體的編輯考慮到點閱率,會依報導中吸引人的部分下標,久了發現觀眾偏好腥羶色標題,因此根據觀眾喜好調整下標方式,成為難以擺脫的惡性循環。

據融數基地團隊製作的「數據看腥羶色標題:娛樂新聞最愛寫哪個部位?」數據顯示,儘管每個月近3000篇的娛樂新聞中,帶有腥羶色標題的新聞約只有130篇,比例不到5%,但點擊率最高卻能達到15萬次,一般娛樂新聞的平均點擊率,卻連2萬5000次都無法達成。

儘管《風傳媒》、《端傳媒》等部分新聞媒體,不以腥羶字眼的模式下標,但點擊率相較其他媒體,仍相差甚遠。沈超群感嘆,廣告業者僅將流量多寡作為投放依據,相當現實,若要改善媒體的不當下標情形,應由閱聽眾改變觀看習慣,並關注有品質的報導,例如國際新聞或專題報導,新聞媒體的結構和生態才可能慢慢改變。

確實遵守媒體公約 維護新聞品質

比起提升閱聽眾素質,林福岳認為媒體自律更加重要。林福岳說明,各家媒體業者皆訂有標準嚴謹的自律公約,但他質疑,現今新聞媒體因競爭心態而忽視公約,並製作違反公約的新聞。林福岳強調,媒體自律的意義在於媒體自我行為的約束,若媒體懂得自律,才能提升新聞品質及可信度。

此外,許多媒體為了讓新聞具備社群間流傳的價值,會僱用社群小編經營社群媒體,給每篇報導下額外的註解或說明,但社群小編多為實習生或學生,是否備足新聞專業知識,實為一大疑慮。林福岳表示,若社群小編缺乏新聞倫理,隨意在社群網路上散播資訊,可能造成社會觀感不良。

現今媒體亂象除歸咎於媒體自律的欠缺,閱聽眾也應對事件有全面了解。孫嘉穗直言,若媒體無法達到自律,應由全體人民共同監督,且有責任主動抵制不當標題。

取自Pexels為擺脫流量束縛,也有部分媒體轉而採取不同的收益機制。(圖片:取自Pexels)

推新聞付費制 擺脫流量束縛

為擺脫流量束縛,也有部分媒體轉而採取不同的收益機制。沈超群說明,現階段不少媒體推出「會員訂閱付費制」,但台灣使用者付費觀念,相較西方國家仍未普及,訂閱制依然處於成長期。他解釋,網路付費的習慣,能讓閱聽眾權衡新聞品質的高低,訂閱品質較高的媒體。

除訂閱付費制,「小額付費制」也為現今新聞媒體嘗試的解方之一。沈超群舉例,媒體小農為社團法人建立的平台,且在網站上設有「媒體小農灌溉按鈕」,只要閱聽眾點擊按鈕,即可付費支持新聞工作者。

他說明,設立小額打賞機制,能鼓勵閱聽眾掏腰包支持。然而,媒體小農在2020年9月30日因付費人數不足而停止營運,沈超群感嘆,上述機制在台灣仍不夠發達,也無法單靠民眾小額付費支撐媒體經營。

改變營運模式 堅守專業

即便如此,仍有新聞媒體如《聯合報》、《風傳媒》正積極改變自身營運模式,嘗試在流量與品質之間找出折衷點。沈超群以《風傳媒》為例,他們藉由大量出稿來維持點擊率,也是平衡兩者的手段之一。對於媒體改變營運模式,沈超群表示肯定,這代表新聞媒體正積極尋求能兼具營運,且同時保持新聞品質的方法。

「若要改變大眾的印象,就必須從新聞品質下手。」林福岳認為,媒體重要功能,涵蓋「挖掘弊案,報導真相」乃至「聯繫社會,守望環境」,因此媒體須有自覺去堅守基本原則,提升自家新聞的專業度。他強調,唯有新聞工作者權衡品質與流量,才能開鑿出更理想的媒體環境。